我身边的最美人民教师事迹撷萃|沈茂德:教育农夫,匠心筑梦

人文畅享 2024-09-10 09:47:15

在第四十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努力实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全面展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成就和广大教师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学校特推出 “母校为你喝彩·我身边的最美人民教

师事迹撷萃”系列风采展

此前,校发展委员会联合校团委、教师教育学院开展了“寻访我身边的最美人民教师”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走访曾经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教育领域的知名校友,探寻他们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本月,特将系列寻访、研究报告整理编撰,通过文字与视频等载体,与广大师生校友共同回溯教育家精神的发展脉络、见证南师人共同谱写的教育篇章。

采撷教师事迹,共沐桃李荣光。

他们的故事,与君共赏。

最美人民教师事迹撷萃●第一篇

校友简介

沈茂德,1978-1982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原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现无锡狄邦文理学院中方校长。江苏省地理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十一、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中国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首届感动江苏教育十大人物、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曾获国家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01

恩师全科启智,师言教育铸魂

谈及教育,沈茂德校长坦言自身的感触始于对他影响深远的几位恩师。在刚刚恢复高考的特殊时期,原苏州大学政教系的吕进人老师无偿为当时一批学生提供全科辅导,最终他们中的许多人顺利走入各大名校。吕进人老师的卓越能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刻影响了包括沈茂德校长在内一批学生的教育理念和职业追求。后来吕进人老师调入南师大,和恩师在南师大重逢,使沈茂德校长倍感荣幸和激励。

而谈及母校,沈茂德校长不仅怀念母校美丽的校园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更对于当时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学术热忱印象深刻。当时的南师大弥漫着“振兴中华”的氛围,学生们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满怀热情的学生们也有幸遇到拥有卓越学术素养的教授们亲自指导。此外,教授们平易近人的处世风格、认真严谨的科研精神、甘于奉献的教师使命感也让沈茂德深受感染。其中,南师大地理系的开创者之一李旭旦教授对他的影响尤为深远,李旭旦教授常说的一句话让他从此明晰了自己的职业使命:“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是师范大学,所以不要期望成为地理学家,我希望你们今后成为优秀的地理教师。”

沈茂德校长也特别提到当时李立文老师等一批老师亲自带领学生在野外进行实地考察的场景。当时办公条件艰苦,但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人十分感动,让他深切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教育的魅力。“母校的文化氛围奠定了我们的职业习惯,比如说,对知识的追求。现在的大学生如果能够追寻到我们那个年代的那种感觉,是一种非常好的事情。”

0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受到恩师的启发和母校的悉心培养,沈茂德自此也立志深耕于教育的土壤,为教育事业热忱地奉献自己的心力。

他将作家刘墉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可以一辈子都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可以使你总有一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他时常勉励自己,只要心中有梦,只要信念尚在,就完全可以充满劳绩,诗意地栖居。心中有座山,那是因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责任,它关乎孩子们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而正是因为心中有座山,沈茂德校长长期以来,始终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做前人未做的事情,把前人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 。

03

金矿理念与天一精神

沈茂德校长常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这句话富含教育含义。他认为,孩子们的名字叫明天,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教师要相信并启发孩子的潜能,孩子们也要相信自己不断发展的可能。沈茂德校长把金矿理念深刻地落实到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竭力去点燃每一位教师心中的火焰,让大家保持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激情和持久工作的恒力,让教育行为充满“热腾腾”的情感。

二十多年时间,天一中学成了无锡市乃至江苏省的金字招牌,天一校园内也形成了事实上的一种价值文化,也就是师生共同缔造的“天一精神”——敬业奉献、崇尚科学、追求卓越。沈校长很高兴地看到许多在校的天一学生称自己为“小金矿”,毕业生称自己为“大金矿”,“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校园文化,这种文化的力量很大”。

04

教育农夫的坚守与幸福

从1982年走上工作岗位至今,已有四十多个年头,年复一年,沈茂德校长在宁静与坚守中执着追求着对教育的梦想,也在这种坚韧的追求中收获着师生的成长与自己的进步。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沈校长时时告诫自己,唯有宁静与专注才能做好教育,要“一辈子做平凡教师”,他不喜欢被别人称作“名校长”,也反对雨后春笋般“教育家”的简单提法,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痴迷校园生活的快乐“教育农夫”。

回顾自己四十多年的教育经历,沈茂德校长告诉师范生们:“教师是一个相对辛苦、相对平淡的职业,不可能有轰轰烈烈的那种感觉,但是教师这个职业也是一个很幸福的职业,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年轻的生命,和年轻人在一起本身就是快乐的。在自己的努力下,一批又一批学生不断成长,这就是教师的充实和幸福。”

沈茂德校长认为,教育家就像灯塔,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灯塔,但教育家精神作为一种从许许多多优秀老师身上提炼出来的气质和精神力量,是所有教师应该追求的。

05

博学广识筑基,智教勤行致远

关于新老师如何快速成长为优秀教师,沈校长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了许多宝贵建议。他认为岗前储备至关重要,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储备,其中一方面是知识储备,特别是跨学科知识储备。“我现在在国际学校工作,常和许多外教在一起,发现很多外教都会教几门学科,而我们现在的师范大学大多培养的是一个专业的教师,但是老师这个岗位是育人的,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学科、一个专业里面。不要因为自己将来准备成为文科老师,就认为不懂数理化是理所当然的,或者认为我是个理科老师,就不用阅读文学,这样的教学可能是虚弱的,课堂内容是不够丰富生动的。我还是希望师范学校的学生有广泛的知识,有跨学科的知识储备。”

另一方面的岗前储备则是教育智慧,主要在于良好的表达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人群的相处和交流需要智慧,而教师更是通过讲授对孩子们进行教学的,我们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将学生真正引入课堂,沉浸式学习。”教育智慧还包括对学生的深刻研究,这也是目前许多新教师所欠缺的,只有对自己的学生有了深入充足的认识,才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心里,赢得学生的尊重,而不是靠所谓教师的“权威”。

沈校长希望师范生们多多积累实践经历,因为他发现缺乏经历在一些硕士生毕业论文中体现得格外明显,许多文章基本上是书本到书本,多为理论的堆砌,缺乏独特的思考创新,也可从中看出目前师范教育体系还存在所提供的教学实践机会不足的问题。师范生在大学期间的实习应更加深入,通过长时间的教学观摩、课堂实践,向优秀教师学习,缩短从毕业生到教师的转变过程。

另外,上岗后的历练与自我要求将决定成长高度。上岗后,教师应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这不仅限于专业知识,更在于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广泛听课,特别是跨学科听课,学习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方法,结合个人实践,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听课之中要敏锐地观察并学习各个方面的方法与技巧,比如,学会如何去设问,面对学生的困惑如何去指导,面对调皮学生如何有效提醒等等。

沈校长始终认为,“人与人的差距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休闲时间”,在工作之余,应该静心凝气地进行一些阅读和写作,行走也很重要,要多外出学习,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教师交流沟通。他鼓励教师们在平时多多学习积累,同时开拓视野,博采众长。

校友寄语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工作不能简单化。教师作为影响学生的一本书,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要在帮助学生成长中不断提升,要‘双向成才’。我们要有“一辈子做平凡教师”的定力,将平凡做到极致,追求卓越。”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公众号)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