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势下,中国品牌由跟随到引领(下)
上一篇我们分析了在新能源、智能化大趋势下,中国品牌的机会和大好前景。但其实还忽略了一些变化,比如电池技术路线、比如能源形式变迁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主客观因素需要引起重视。
中国品牌超车的变量①电池技术方面,除了主流的三元锂和磷酸铁锂,还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致力研发的钠离子电池技术。
如今的电动车,仅锂离子电池便占据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的硬性成本,前两年甚至一度达到60%-70%的整车成本。如今锂矿价格大幅回落,但对车企而言,仍有不小的成本负担。
相较于锂资源的稀缺和高成本,钠离子是更为理想的电池材料。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低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成本30% 以上,且钠资源储量丰富。如果能够用钠离子电池取代锂离子电池,无疑将掀起汽车产业的又一场革命。但由于钠离子电池存在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短等天然劣势,故未能成为主流选择。不过考虑到钠离子电池快充性能好、高低温性能优异、安全性能好、设备兼容性好等多重优势,使其成为很好的锂离子电池潜在替代方案。作为头部电池厂商,宁德时代对此孜孜以求。
早在2021年,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产品就已发布,此后一直处于漫长的产业化探索中。2023年被视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宁德时代也多次放出口风称,今年钠离子电池预计将实现产业化。近期,宁德时代终于兑现诺言,宣布钠离子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
随着电池价格进一步下探以及制造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十年后智能电动汽车迎来5万元时代也不是不可能。
②能源形式方面,目前是混动和纯电并驾齐驱的状态。混动车型尤其是插混车型之所以畅销,原因在于其保留了燃油车的能源转化形式,同时又弥补了纯电的里程焦虑,成为当前最为理想的中间路线。既然是过渡形态,混动车型必定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至于能源的终极形态是纯电、氢能或是其他形态,比如甲醇,却是存在争议的。
就清洁能源而言,氢能无疑是最理想的终极形态。而如果将来沿着氢能的路线发展,或将给日系双田带来逆风翻盘的机会。
据悉,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举全国之力发展氢燃料电动汽车。经过几十年发展,在氢能源的生产、运输以及存储、利用上,日本都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
因为在氢能汽车方面投入巨大,且发展时间久远,日本积累了大量专利和技术经验。研究发现,日本企业特别是丰田,在氢能方面的专利申请非常多。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氢技术企业和组织中,有8家来自日本。2011年至2022年期间,日本企业共申请34624项与氢技术相关的专利,全球排名第一,而中国以21235项排名第二。
近几年,中国车企参与了不少氢能产业链相关研发和投入,比如上汽推出的氢燃料电池车、长城小批量投入运营的氢能重卡等,但相对日本车企而言(比如丰田的Mirai、本田的Clarity),仍存在不少的差距和专利壁垒。
至于甲醇,虽也是清洁能源,但目前似乎仅有吉利一家在大力推动。吉利声称在甲醇汽车赛道深耕近二十年,但跟随者寥寥。
长远看,甲醇并不比氢能更为理想。一来甲醇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二来甲醇的生产成本较高。据悉,除了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推动甲醇汽车的发展,目前各国也都在探索阶段,未来如何尚难预料。
中国品牌崛起的陷阱当前来看,乘着新能源、智能化的东风,中国品牌可谓形势一片大好,各品牌百花齐放。以前外国品牌教中国品牌造车,现在,该是中国品牌教外国品牌“做人”的时候了。
不过,在中国品牌扬眉吐气的当下,仍有一些暗流涌动,而这可能成为中国品牌发展的巨大隐忧。
1、首先是黑天鹅变量
说到黑天鹅,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动荡算一个,而其中政治干预要算更为严重的打击。这几年,美国对中国的各种打压我们有目共睹,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再到香港、台湾问题等等。其中,科技封锁对中国的重创尤为严重,且影响更为深远。
中兴、中国移动、字节跳动、华为等均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打击,其中,尤以华为遭受的“政治霸凌”最为让人扼腕。
当下,面对中国芯片产业的突飞猛进,光刻机、芯片禁令又成为美国限制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一道紧箍咒。如何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成为中国科技产业发展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而如今,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中国品牌换道超车、后来居上的势头越发明显,这必然会成为美国紧盯,并适时出手钳制的又一个借口。
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芯片和车机系统成为重中之重。燃油车时代,一辆车的芯片不过才十余颗。而如今,一辆智能汽车的芯片可以达到上千颗。从传感器到车载娱乐,从功率监测到安全感知,几乎涉及车辆的方方面面。
目前,汽车的芯片大多依赖国际厂商,比如车机芯片依赖高通和英伟达,传感器依赖博世等等。
自2020年以来,国内外车企饱受“缺芯少电”困扰。仅2021年便造成全球汽车减产超390万辆,其中中国减产约75万辆。
汽车的芯片不似手机那么高精尖,大部分芯片可以通过国产替代,实现自主可控。但类似高通8155、英伟达Orin等用于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高端芯片,却很难完成国产化替代。一旦高端芯片被卡脖子,对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将是致命性的打击。
国产芯片公司如地平线的J系列、征程系列等,虽有一定优势,但与高通、英伟达等顶级芯片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而车机系统方面,除了华为鸿蒙、阿里AliOS、百度carlife等少数自主或联合研发的车机系统之外,大多数车机系统均基于Android系统优化而来。这便意味着,一旦被车机系统卡脖子,多数车企或将面临着类似华为当初的困境。
2、其次是领先者自大症
面对蒸蒸日上的销量,很少有企业能够保持清醒,尤其是企业高层很容易沾沾自喜、目空一切,掉入“错把运气当实力”的陷阱。聚光灯效应下,企业往往容易“灯下黑”,看不到自身存在的巨大潜在隐患。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奇瑞辉煌过、长城辉煌过,如今轮到了比亚迪。从目前发展势头看,比亚迪还有继续上升的可能。但从王传福对自动驾驶的“蔑视”,对保300万,争360万(同比翻番)的销量自信看,分明有种不祥的预感。
据说,今年比亚迪的车型已不似去年下半年那么抢手,下定后,不需要等上半年甚至更久便可提车;有部分工厂还改成了“上四休三”,有员工吐槽:“工厂没活,几乎每天都有人走。”这意味着比亚迪已经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了。
“新能源的上半场是电动化”,得益于深厚的积淀,比亚迪终于迎来今日的厚积薄发。但这句话还有下半句:“新能源的下半场是智能化”。从市场观察看,智能化或将成为比亚迪的软肋。
从企业相关研发投入以及用户实际体验看,比亚迪的智能化其实算不上差。但在智能化争分夺秒,日新月异,加速向L4级演进的大背景下,比亚迪的智能化技术却有些泛善可陈。
颠覆行业的技术,往往都是在领先者“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的情况下诞生的。华为问界、小鹏、理想、蔚来、百度、特斯拉等,谁能在自动驾驶的赛道上率先跑出来,尚未可知,不过可以预见的是,作为如今或曾经的市场领导者,比亚迪、大众、本田、丰田等,恐怕要屈居人后了。
此外,行业领先者的自大,还体现在品牌盲目扩张、产品命名混乱、创新失速、体系管理混乱等诸多方面。奇瑞曾经在品牌扩张的道路上吃过亏,如今经过几年蛰伏,再次开启品牌扩张之路;比亚迪也由最初的王朝+e网+腾势,扩充为如今的王朝+海洋+腾势+仰望+专业个性化五大品牌;长城曾经产品命名清晰,如今猫狗、咖啡齐上阵,引发大量吐槽;吉利旗下产品庞杂,管理混乱,拥有领克、极氪、沃尔沃、Polestar、几何汽车等近10个品牌,车型更是数不胜数,产品内部彼此打架的情况,较长城有过之而无不及。
企业领导层战略错觉之下,往往导致过犹不及的结果。车企都有做大做强的野心,然而百年汽车行业经验表明,企业并不是越大越好。
当前在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确实扬威吐气,形势一片大好,但外国企业也不是吃素的,人家数十年、上百年的造车经验,远比中国企业更为丰富,用户基础也更为深厚。其在中国暂居下风,不代表全球竞争力的下降,须知未来中国企业决胜的战场在全球。
从目前全球最畅销的车型看,没有一辆是中国品牌;
而从全球车企排名看,中国企业也远远落后。2022年,丰田汽车全球销量超1000万辆;大众汽车800多万辆,现代起亚近700万辆;比亚迪以186万辆排名第13,长安以185万辆排名第14。
3、第三是零和博弈和正和博弈
之前分析过汽车产业链的复杂度,因此完全建立一套自己的产业链,自给自足,既不现实也没必要。
目前具备全产业配套优势的,似乎只有比亚迪,连丰田、大众都做不到。比亚迪的王传福说,自己在10-20万价格区间有定价权,其底气便在于全产业链优势。比亚迪几乎什么都能自己造,电池、汽车内饰、底盘、IGBT芯片、发动机等等。据悉,比亚迪汉的核心零部件,将近一半是自己造的,而这使比亚迪有了不惧价格战的底气。
零部件自给自足,保证了产品供给,同时摊薄了整车成本,但也容易闭门造车,造成企业臃肿,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且如果企业不讲武德,打起价格战毫不手软,那么其他车企就别想活了。
年初以来的价格战,搅得行业鸡飞狗跳,有降本让利的,也有血亏硬拼的。尤其是特斯拉、比亚迪的下场,让整个行业都为之一震,其杀伤力可见一斑。原因在于,两者都具备了超过行业底线的成本优势+品牌优势,再加上规模优势的助推,正向飞轮一旦转起来,其他大部分车企将毫无招架之力。
曾有车企大佬预测,未来10年将仅有8家车企存活,其余均会关停并转。这一方面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一方面恐怕也少不了恶性竞争的助攻。
此外,市场还普遍存在重复造轮子的情况,尤其是目前大火的自动驾驶技术。各家车企每年都投入巨大,动辄数十亿、上百亿,往往仅能看见一点水花,或者什么都得不到。当然,对于车企而言,这是技术研发的必要产出,但同时也容易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想法本没有错,但有没有必要全部自研,就值得探讨了。
资金和人力的巨大投入下,必然加重车企的负担,因资金缺口而倒下的企业不只威马、拜腾。实际上,我倒觉得不妨参考手机行业的模式,建立一套逻辑底层,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适配。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研发投入,也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创新效率,将产业加速向前推进。
华为和百度帮助车企造好车的用心,虽被不少车企所忌惮,担心“把灵魂交给了别人”,自己沦为“打工人”,但不妨签订君子协议,或通过联合开发,以正和博弈的姿态,携手共赢未来。
4、第四是聒噪之风盛行
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车企夸大、搞噱头、互相diss、拉踩、务虚大于务实之风也愈演愈烈。我们见证了太多车企大佬之间的斗嘴,争个口舌之快,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舆论话题热度,但却不见得能提高多少销量。
魏牌当家人李瑞峰跟理想CEO李想之间的你来我往,引发全网关于增程技术是否落后,DHT技术是否全球最牛的讨论,但魏牌的销量却不增反降;前脚比亚迪王传福批评自动驾驶“虚头巴脑”,全是骗人把戏,后脚小鹏和余承东便揶揄比亚迪做不好,所以少见多怪;沃尔沃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公开放话:“新势力会的,我们三年就学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十年都学不会。”,李斌接着便回怼其“睁眼说瞎话”。
在营销方面,车企也逐渐被互联网风所污染,语不惊人死不休。
“500以内最好的SUV”“1000万以内最好的SUV”“无人驾驶前的最后一款车”“车主说问界最大缺点是价格太低”等等雷人语录层次不穷。车企大佬总要说点大话为自己撑腰,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家的产品有多好。
坦白说,这种噱头大于实际的营销手段,不仅不会拉高品牌调性,反而会给用户造成车企不好好造车,只会瞎忽悠和割韭菜的负面印象。
此外,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一些企业开始重外力轻内功,重营销轻研发,大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不学无术”的事情上。有些企业甚至一切盯着竞争对手动向,大量雇佣水军,伺机咬上一口,通过绑架舆论走向,将对手黑的体无完肤。如今,整个行业乌烟瘴气,全没了之前那种闷头造车的务实精气神。
今年,长城宣布拿出1000万悬赏,打击网络水军,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和共鸣。
随后,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CB20)及成员单位联合也发出联合抵制网络水军的倡议,包括一汽、东风、长安、奇瑞、吉利、比亚迪,以及蔚来、理想和小鹏等十余家车企参与其中。
网络水军乱象已成为行业顽疾,是时候净化行业风气了。
如果整个行业都能保持君子协定,开展良性竞争,那么中国品牌集体向上的势能将锐不可当。
结语: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品牌终于赶上向好发展的东风,这机会可谓来之不易。
在新能源、智能化大趋势下,中国品牌暂时领先,然而也不可掉以轻心,合资品牌正虎视眈眈。外国品牌不是吃素的,如今大众、双田、福特、宝马、奥迪、奔驰等品牌已经反应过来,开始奋起直追。这些国际品牌有深厚的造车底蕴,有全球市场和用户基础,并且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也有一定技术积淀,假以时日,总会追平甚至反超中国品牌。
此外,再结合上面提前的变量和陷阱,中国品牌应该有危机感。
未来道阻且艰,中国品牌有必要时刻保持清醒。
浮躁是不行的!骄兵必败!
我就不明白电车环保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