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红”混进年代剧,全程挤眉弄眼表情狰狞,梅婷再强也没用
时代剧的高期待与冷水现状
近年来,年代剧《六姊妹》的播出引发了网友广泛的热议与争议。
本应是央视力捧的一部好剧,没想到却换来了观众的傻眼反应。
有观众在社交平台上纷纷表示,剧中的角色与剧情设计让人无力吐槽,甚至要求停播下架。
“演员集体扮嫩”,“剧情翻车”,“重男轻女”等等话题在网络上引爆。
原本以为这是一部关于姐妹情深的温情大剧,谁知道却让观众看得心里不满。
在剧情中,许多四、五十岁的演员却被安排演二十多岁的角色,这无疑是让人难以接受。
让人感到无力吐槽的还有剧情,比如某些角色为了生儿子,竟然将刚出生的女儿就此送走,这种情节让人难以理解。
这真的是央视推荐的年代剧吗?
不禁让人怀疑剧情的价值观是否真的符合时代的发展方向。
演技争议与角色不适配
然而,最让人愤怒的是,一位“网红”演员混进了这部年代剧中。
虽然我们不讨论她的长相,但其演技确实让人无法恭维。
全程挤眉弄眼,表情狰狞,即使梅婷再强也无力回天,这种安排让观众感到失望。
即便是央视的甄选,难道也会出现如此失误?
在这样的场景中,观众很难不出戏。
万众期待的年代剧《六姊妹》在开播前就凭借强大的演员阵容引起了讨论,谁曾想竟然如此彻底地“翻车”了。
火,确实是火了,只不过以一种特别“黑红”的方式走入了大众视野。
该剧自播出后,就因为选角问题引发众多热议。
从剧名就可看出,《六姊妹》讲述的是一个家庭中六个姐妹各自的人生轨迹,角色设定本应令人兴奋。
有六个性格迥异的女儿,本应成为故事的主线,但事实却令观众大失所望。
在剧中,梅婷与陆毅饰演夫妻,虽说两人的演技毋庸置疑,但在角色的不适配让观众感到无奈。
二十多岁的年轻夫妻被这两位五十多岁的同龄人演绎,叫人无法不出戏。
这是在给观众提供何种体验呢?
不少人认为,如果没有选角问题,《六姊妹》本是一个即将崛起的佳作。
可惜的是,在中生代演员强行“扮嫩”的尝试中,岁月的痕迹显露无疑。
梅婷与邬君梅的搭配,根本让人联想到年轻的姐妹,而非母女关系。
即使梅婷在剧中披着齐肩短发,脸上的胶原蛋白早已不堪岁月的磨砺,年龄感突显。
演员强行“扮嫩”不仅令角色难以适配,反而让观众出戏。
在这些角色中,辣目洋子的表现更是让观众愤怒不已。
她以包子脸、厚嘴唇与小眼睛的组合,令观众在视觉上十分突兀。
观众甚至戏称她为“资本家的丑孩子”,要演技则无演技,颜值亦可圈可点。
在剧中,辣目洋子饰演的“何家喜”,原本是天真可爱的六妹角色,然而她的表现却让人难以喜欢。
即使未必从演技讨论,但就颜值而言也确实让人很难接受。
与前面的五位姐姐相比,辣目洋子的出现像是“充话费送的”,自带反派气质。
即使大姐梅婷角色有争议,但仅仅是“扮嫩”的问题而已。
然而六妹初登场,便给人反派的感觉与观感。
她眼中流露出的神情,令人甚至怀疑自己在看悬疑剧。
不禁让人发问,导演在选角时是否考虑了演员间的适配度与和谐感。
她的颜值争议和演技问题让人耳目一新,原本是全家的“团宠”,却不得不让观众失望。
在她的刻画中,完美展现了一种恃宠而骄的形象,令许多观众感到愤怒。
情节中,她的任性与傲娇令观众忍无可忍,仿佛要将那些不快逐一倒出。
与三姐未婚先孕相似的情节,她偏偏还要模仿,企图和男友深度结合。
同时,面对男友母亲的种种要求,她不由得带着沉重的心绪回归角色本质。
动漫与游戏之间的信息交互,似乎也反应了角色的复杂性与层次感。
除了任性,她在工作中也经常表现出偷懒,仿佛是个无药可救的角色。
如网友所评论,“能不能找个专业演员来演”,此时原本的剧情显得更加窘迫。
一旦换上可以兼具外貌与实力的演员,或许会让这个角色变得不那么惹人烦。
相比之下,其他五姐妹表现更为出彩,深入人心。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逐渐认识到,影响口碑的并非仅仅是演技,情节更是硬伤。
在剧中,何家有六位女儿,而夫妇俩则渴望生一个儿子。
这已经是21世纪了,剧中却仍在宣扬“重男轻女”的旧观念。
何常胜虽嘴上不说,却时常流露出对生儿子的渴望。
生活中他时不时表达出“闺女比不上小子”的看法,观众对此无法接受。
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虽普遍,但如今却引发观众愤怒,特别是女性观众更能深有同感。
从夫妻生下两个女儿后的种种期盼,到无奈地期待三胎是个儿子的心情,似乎无一不在反映着无法承受的沉重负担。
可怜的妻子刘美心竟想在三胎时将孩子遗弃,这引起网友的讨论和反感。
这样的情节打动了许多观众,勾起了他们曾经的经历。
“我记得小时候为了生男孩被区别对待。”
这种感受令许多人倍感心酸。
女孩难道就不值得被爱吗?
为何在某些情节中还要落下如此重男轻女的印记?
除去重男轻女之外,剧中其他情节也充满了“狗血”的气息。
三个女人一台戏,六个女儿在家庭之间的矛盾似乎总是无止境。
编剧似乎只顾着制造磨擦,却忽视了自然解决问题的智慧。
很多情节强行引起的摩擦,让观众很难糊弄过去。
反思与希望
《六姊妹》不仅是一次电视剧的尝试,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行业的现状。
制造营销与噱头或许能引起短期热度,但浮华的表面则掩盖不了内容的匮乏。
对于《六姊妹》,观众们如何看待,难以判断。
在未来再遇到此类期待值高涨的年代剧时,还会否毫不犹豫地追下去呢?
人们也许会记住这个问题:真正的艺术作品,在于呼唤世人的耳目与心灵。
希望喜爱的电视剧能有更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