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结果出来了,跟之前大家猜的差不多,联盟党赢了,他们的候选人默茨可能会成为下一任德国总理。那个在竞选中很火、被称为“铁娘子”的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这次没成功。而之前还是执政联盟成员的自民党,连进入议会的资格都没拿到。所以自民党的主席林德纳说要退出政坛了。马上就要卸任的德国总理朔尔茨也表示可能要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这些变化让社民党和联盟党的合作障碍少了很多,他们有望再次组成黑红联盟(社民党和联盟党的组合),这也让大家对德国政坛的稳定抱有希望。不过,前提是要看社民党和联盟党能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对于这次德国大选,有些分析说,一个新的循环开始了。过去大概半个世纪,欧洲政坛主要是左翼掌权。但随着全球经济下滑,世界各地的冲突和混乱越来越多,保守势力自然就抬头了。回头看看历史,其实就是一个大循环,左右翼轮流执政。而且,社会环境会改变人的想法,“进步派”和“保守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前欧洲的“保皇派”是右翼的代表,但现在欧洲右翼的支持者很多都是普通老百姓。
对于赢得大选的肖尔茨来说,即使能很快搞定组阁谈判,他还得面对两个大难题:一是怎么处理对俄关系,二是怎么调整对美国的立场。就在德国大选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公开表示,他会认真考虑西方国家重新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事情。其实,普京这番话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俄乌达成和平协议,因为从俄罗斯的情况来看,他们急需技术和经济上的支持。虽然东方大国给了俄罗斯不少帮助,但还是无法完全填满他们的需求。而且从历史角度看,俄罗斯一直认为自己是欧洲的一部分,普京也曾经积极推动过俄欧之间的合作。所以,大家很期待肖尔茨能否领会普京的暗示,从而改善德国和俄罗斯的关系。
关于对美的立场,默茨作为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老对手,一直以来都是“跨大西洋联盟”的坚定支持者。但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一系列动作,让他不得不表示“已经对美国不抱希望”了。他还想寻求英国和法国的“核保护”。从这个情况来看,默茨可能会推动德国与英国、法国这些欧洲大国“抱团”,以此来替代“跨大西洋联盟”。不过,在美俄会谈中,欧盟的利益被放在了一边,欧洲各国对此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方法。现在默茨想要和其他欧洲国家“抱团”,能不能应对美国的压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