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春和大年初六撞个满怀,二十四节气又开始一轮新的循环。

书易聊文化方式 2025-02-04 09:08:55

立春的到来,也意味着春耕的开始。

愿你不负春光、只争朝夕!迎接春天!

今日立春,双春双喜,闰年闰月。前路风清日暖,事事皆可期待。

蛇年出门贵至,广进善缘,和睦安康,日日兴隆。

立春时节,万物复苏,草木生发,欣欣向荣。自然户外的山茶花、炮仗花、羊蹄甲都开放了。阳台的水仙、瑞香、蟹爪兰、墨兰、百合花、九层塔也开花了。

冬至伊始,一阳回复。立春时节,进步入六九。阳和启蛰,春暖花开。而人体这个小宇宙也需要阳气的回升,除了饮食起居合自然时令,善行生阳和厚德培福也是可以令阳气生发。《黄帝内经》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保持内心平和而温暖,带着感恩和祝福在日常生活中收获平安和喜悦。结庐在人境,步履随春风。

古诗词之宋辛弃疾《汉宫春 · 立春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七律·立春北南宋·曹勋   初信车风入彩幡,自挑雪荠饤春盘。   土牛又送一年老,野鹤不知三迳寒。   筋力尚堪耕绿野,鬓毛并欲挂黄冠。   无人共跨南山犊,更作寻花问柳看。

《七绝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木兰花·立春日作》

[宋代]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立春 》唐·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此诗作于杜甫晚年。刚过立春,东风解冻,鱼陟负冰。节令以风的形式,撵着冬雪走,撵醒冬眠的万物。此时韭菜蘖生,从蜷缩到舒展嫩叶。叶上流响清露,新染妍丽。杜甫冒雨到圃畦里,割上一把韭菜。夜雨的微凉被韭菜的辛香混杂,迷蒙在盘膝而坐的杜甫和友人面前。一窗淅沥雨声,响上一夜,如在泼墨。泼满一纸,再换一纸。两人聊旧事,话桑麻,也是罄完一句,再续一句。欣然相对——江春靡靡,所至山川景物,好到一分,则忆君一分。和故友相谈,已可遇不可求。杜甫的晚年宛如一支垂悬的撅笔,写下千年不散的文字,却在孑然的漂泊中耗尽了浮生的笔墨。他拖着病体,拄杖颠簸了千山万水。当他举起右手欲提笔时,想起了右手肌肉已经萎缩。风嘲笑似的灌进衣袖,哗哗作响,如鞭挞之声。

立春·吉祥如意

清·金陵静海宣智鉴禅师

春日万缘吉,春风齐着力。寒气尽催残,阳和生八极。

《立春》

白玉蟾·宋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在立春这一天所写。诗中描述了东风吹拂,将梅树梢头的雪花全部吹散的情景。这一夜,春天的气息遍布天下,仿佛一夜之间就将春天重新带回了人间。诗人通过“从此阳春应有脚”这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春天来了,阳光明媚,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春天仿佛有了生命力,踏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人们身边。最后一句“百花富贵草精神”,则描绘了春天万物生长的景象。百花盛开,富贵吉祥,而草地上也是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春景》

社:指春社。这个节日在立春后、清明前。相传燕子这时候从南方飞来。  飞絮:飘扬的柳花。  巧笑:美好的笑。  “疑怪昨宵春梦好”两句:看到东邻女伴的巧笑,疑是她昨夜做上一个美好的梦,原来却是“今朝斗草赢”的缘故。古代妇女常用草来做比赛的游戏。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这首词黄昇《花庵词选》题作“春景”。作者用轻淡的笔触,刻画暮春接近初夏的景色。后段写得特别生动:采桑少女斗草的兴高采烈和她的天真无邪的笑声,划破了寂静的春的田野,格外使人感到生活的温馨和美丽。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宋•吴文英

译文:剪一朵红花,载着春意。精美的花和叶,带着融融春意,插在美人头上。斜阳迟迟落暮,好像要留下最后的时刻。窗下有人添上新油,点亮守岁的灯火,人们彻夜不眠,在笑语欢声中,共迎新春佳节。

0 阅读:1
书易聊文化方式

书易聊文化方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