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 2025 年开年大戏《难哄》,正经历着一场魔幻现实的舆论风暴。这部顶着 "现偶天花板" 光环、预售破 790 万的 IP 巨制,上线两周播放量刚破亿,豆瓣5.4,被同期小成本网剧《我才不要当灰姑娘》甩出三条街。更讽刺的是,它带火了前作《偷偷藏不住》,自己却成了 "反向带货" 的嫁衣。
原著粉的愤怒最先点燃导火索。有书粉痛心疾首:"编剧把温以凡的高光全删了,只剩个会呼吸的美貌挂件。" 剧中,女主 9 集遭遇 6 次性骚扰,原生家庭 PUA 贯穿回忆杀,连梦游都要靠男主当 "人形监控"。网友辣评:"导演是不是把苦难当泡面调料包,每集都要撒一把?"
这种 "女惨男救" 的套路,在 00 后观众那里彻底翻车。当现实中的女孩们在格子间拼业绩、为房贷秃头时,谁要看剧中女主靠男人精准扶贫?某高校女生犀利吐槽:"2025 年了,还搞 ' 女性必须惨才能被爱 ' 这套?我奶奶看的琼瑶剧都比这先进!"
《偷偷藏不住》的成功经验,在《难哄》这里成了东施效颦。赵露思饰演的桑稚会买机票追爱,陈哲远的段嘉许会红着眼说 "小孩,你怎么才来";而温以凡的成长线,全靠桑延 "精准扶贫"—— 合租救她、职场罩她、甚至连情绪崩溃都要靠对方救赎。有观众神总结:"这哪是破镜重圆?分明是桑延单方面舔狗九年,温以凡像个 AI 客服 —— 接收指令,延迟反应。"
这种 "男性救赎权" 的叙事,直接戳中了当代女性的敏感神经。当 "独立女性" 人设沦为营销工具,观众用遥控器投票:《偷偷藏不住》完结 614 天仍在热榜前十,《难哄》却陷入 "我可以自己买糖,别逼我咽玻璃渣" 的集体声讨。
优酷显然低估了观众审美的迭代速度。当《难哄》还在堆砌苦情桥段时,《我才不要当灰姑娘》用 "职场反 PUA + 双向暗恋" 的清爽设定杀出血路。数据显示,后者豆瓣评分 8.1,抖音二创视频突破 200 万条。网友对比后发现:"观众要的是推拉,不是单方面拖拽;要的是暧昧,不是工伤级虐恋。"
这场失利,暴露出平台对 Z 世代情绪的误判。十年前《千山暮雪》的虐恋能赚足眼泪,五年前《东宫》BE 美学封神,但 2025 年的年轻人,早已把 "苦难滤镜" 砸得稀碎。正如 #拒绝苦难 PUA# 话题下的高赞评论:"我们要看的是势均力敌的爱情,不是扶贫式恋爱。"
《难哄》的扑街,本质是创作思维与时代情绪的错位。当影视行业还在用 "女强男更强" 的套路收割流量时,00 后观众已经举起了 "反套路" 的大旗。或许正如网友调侃:"建议桑延报名《感动中国》,九年备胎值得一座奖杯!" 这场舆论风暴,该让资本明白:真正的甜剧,不是把玻璃渣裹上糖衣,而是让观众看到糖罐里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