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七十二泉”而得名“泉城”济南,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大明湖、趵突泉等名胜古迹也是数目繁多,济南作为齐鲁故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身份悠久的历史传统,《诗经》的《大东》篇里就有对济南的描述。一般历史悠久的城市都会有丰富的美食种类,济南也不例外。鲁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济南作为山东的城市,在饮食方面也深受鲁菜风格的影响。
在济南,除了欣赏泉水甲天下的“奇”,莫忘品味济南特产的“怪”——泉城二怪。泉城二怪是到济南必品尝的美食,也是济南岁月传承的特产美食:一怪是茶汤,叫茶却不是茶。茶汤,以小米为主料炒制而成,因如冲茶一般,沸水一冲即熟,故名茶汤。我们今天主要介绍的是另外一怪——甜沫。甜沫,味道却不甜,是一种咸粥,粥做好后主人会问“再添么儿”,指的是添加粉丝、蔬菜、豆腐丝之类的辅料,后来人们谐音成“甜沫”,因此甜沫口味是咸的,不是甜的。
茶汤非茶,米香四溢更胜茶。甜沫不甜,阅尽五味方得甜。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甜沫的来历吧。
甜沫的来历之二:明末清初,战乱连年,大批难民纷纷拥入济南,有一家田姓小粥铺,经常舍粥赈济,灾民互相传告,来粥铺喝粥救命者增多。粥铺难满众求,便在粥内加入大量的菜叶并咸辣调料。灾民每当端碗盛粥前,见煮粥的 大锅内泛着白沫,便亲切地称之为“田沫”,就是田老板赈舍的粥。时有一外地来济赶考的落难书生,也来此求得此粥,食之甜美无比,心想“甜沫”果不虚传。后 来书生考取功名做了官后,又专程来济再喝甜沫时,已无昔日感觉,问其因,老板答称实是“田沫”,田姓之粥的意思。官员恍悟,当初只听音而未辨字迹之误所 致,于是题写“甜沫”匾额,并吟诗一首:“错把田沫作沫甜,只因当初历颠连;阅尽人世沧桑味,苦辣之后总是甜。”从此这种带咸味的粥便叫“甜沫”了。看来,只有亲临其境,喝上这种美味的咸粥,才能感到甜沫一名的来历吧!
甜沫的来历之三:“甜沫”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最能“自圆其说”:最早并不叫“甜沫”,而是叫“添末儿”——粥做好了,再添上点粉条、蔬菜、花生、调料之类的“末儿”,一尝,味道好极了!“添末儿”就传开了。后来人们才依其谐音雅化成了“甜沫”。
了解了甜沫的历史,我们再来学习一下甜沫的制作方法。
步骤一:花生提前泡发后加上八角煮沸后十分钟关火,然后盖着盖子闷一会。
步骤二:锅中加油,然后加入一勺盐烧热,再将葱花姜切丝放入锅中炒香后加入花生, 煮花 生的汤,还有提前泡软的粉条,豆腐皮丝、胡椒粉同煮,水量不足可以加清水。
步骤三:小米面加入清水调成糊状,一定要搅匀。没有小米面的,可以用玉米面来代替,但口感和味道要略差。小米面的用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如果入锅后汤汁较薄,可以再增加。
步骤四:水沸后煮上一两分钟,然后用勺取一两勺沸腾的汤汁入糊中搅拌均匀。
步骤五:再次搅拌好的糊糊倒入锅中,要边倒边搅动锅中汤汁。
步骤六:沸腾后转小火,慢慢搅动,尝一下味道,可以再加点盐。然后加入切成段的菠菜。
步骤七:再次搅动均匀后煮沸,即可关火。
由此看来甜沫的制作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大家可以试试身手。这样一道美味的小吃,也同样具备养生的功效,有哪些呢?这要看我们在甜沫中有哪些营养物质了。小米有安神、和胃、补虚的功效;菠菜可以平肝、止血、润燥;玉米则具备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功效;花生可以滋养补气、延缓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 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 利水消肿。综合在一起,济南的甜沫也是一款网红养生粥了。
漫步在大明湖畔,游走在宽厚里的巷弄之中。品味泉城美食,也记得去品尝一下有着“泉城二怪”之一名气的济南甜沫,也算是不虚此行。
爱在心里,暖在胃中。冬日里和爱的人约了一起喝杯甜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