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之际,近期王毅外长赴莫斯科展开访问。此访不仅承载着中俄间的深度交流使命,更在微妙的国际博弈中引发诸多关注,尤其在美俄关系复杂多变、特朗普相关动向频出的当下,显得意义非凡。
中俄两国,作为拥有广袤领土、庞大人口的大国,且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两国边界线绵延超4000公里,这种地理上的相邻,为双方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天然基础。
俄罗斯(资料图)
此次王毅外长访俄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与俄方“对表”。二战胜利80周年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节点,中俄共同参与相关纪念活动,旨在铭记历史,维护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这一秩序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基石,近年来却不断受到单边主义、霸权行径的冲击。中俄携手在这样的重要活动中协同合作,彰显了两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决心,也向世界展示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固性。
在访俄期间,普京向中方传达了重要信息。俄罗斯一直强调,俄中东向战略是永久性的,不会因外部压力而改变。这一表态是对中俄关系的有力背书,凸显出俄罗斯对与中国合作的高度重视。在国际地缘政治博弈中,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多次企图推行“联俄制华”策略。特朗普政府认为,通过改善美俄关系,可以在大国博弈中对中国形成战略压制。
普京(资料图)
然而,普京的态度让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落空。俄罗斯明确表示,永远不会背弃对华承诺,中俄关系“成熟、坚韧、稳定,不受第三方干扰”。这种坚定的立场,是基于中俄多年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互信。例如,在经济领域,2024年中俄贸易额飙升至2400亿美元,人民币结算比例超95%,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规模长期名列前茅,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也紧密对接亚洲市场需求。双方在能源领域的深度绑定,不仅保障了彼此的能源安全,也为经济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在科技领域,中俄联合研发重型直升机、共建月球科研站,这些合作项目展示了双方在高端技术领域的携手共进。
特朗普上台后,美俄关系也呈现出复杂态势。一方面,特朗普多次表达希望缓和美俄关系,推动美俄稀土合作等经济交流,还与普京进行长时间通话,称双方关系“富有成效”;另一方面,在乌克兰问题等关键议题上,美俄分歧难以弥合。普京提出的由联合国对乌克兰实施“临时管理”推动选举的提议,被乌克兰及西方视为试图推翻泽连斯基政权,联合国秘书长也明确拒绝,这引发了特朗普的强硬反弹。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威胁若俄方阻碍乌克兰停火协议,将在一个月内对俄罗斯石油加征25%至50%的“二级关税”,甚至扬言“切断与购买俄石油企业的合作”。但俄罗斯早已适应西方制裁,美俄贸易额有限,这种关税威胁难以真正动摇俄罗斯。实际上,特朗普的这些举动更多是对谈判进展缓慢的无奈之举,其“联俄制华”的策略在中俄牢固的关系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多边平台上,中俄多次联手否决涉叙、涉朝等不合理提案,共同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这一系列合作行动表明,中俄关系并非美国所认为的可以轻易被分化。两国基于共同利益与战略互信,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反而更加紧密地合作。美国的“双遏制”策略,即对中俄同时采取打压措施,不仅未能达到目的,反而促使中俄在更多领域深化协作,推动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发展。
此次中俄莫斯科“对表”,从历史意义层面巩固了两国在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上的合作,从现实层面强化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普京传达的坚定立场,犹如定海神针,让特朗普的“联俄制华”图谋无处遁形。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中俄将继续基于共同利益与相互尊重,以稳定的双边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而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和不合理的战略企图,也将在多极化趋势中逐渐失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