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纷纷倒闭,真的是电商的错吗?人民日报:20年不变的经营模式才是罪魁祸首!

文博说 2025-04-08 13:58:57

曾经繁华的商业街,如今却空荡荡的,店铺大门紧闭,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实体店的衰落似乎已成定局,而电商则常常被视为“罪魁祸首”。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人民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扼杀实体店的,不是电商的崛起,而是20年来一成不变的经营理念。

近年来,实体店倒闭的新闻屡见不鲜。

从家乐福、永辉超市等大型商超,到街边的小餐馆、书店,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2024年上半年,全国关店数量高达6882家,其中餐饮业就占据了6000多家。

实体书店也受到电商的巨大冲击,线上书店的种类更全、价格更低,消费者自然更倾向于线上购书。

面对实体店的困境,很多人将矛头指向了电商。

的确,电商以其便捷、低价等优势,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

这只是表面现象。

一些实体店,例如河南许昌的胖东来,却在电商的冲击下逆势增长,成为当地人心中不可替代的“购物天堂”。

这足以证明,电商并非实体店衰落的唯一原因。

电商的快速发展,确实给实体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网购的便捷性、商品的多样性以及价格优势,都对实体店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刮风下雨,消费者只需在家动动手指,就能买到心仪的商品,还能享受送货上门、退换货等服务。

电商的繁荣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它如同一个巨大的抽血机,将地方的资金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电商总部所在地。

本地商家竞争不过低价的网购,纷纷倒闭,导致大量人员失业,地方经济受到重创。

以一个社区小超市为例,店主租用当地门面,雇佣当地员工,从本地批发商进货,装修也由本地装修队负责,广告也投放在本地。

超市赚到的钱,很大一部分都回馈到了当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循环。

而网购则不同,资金直接流向了电商平台,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有限。

此外,电商平台激烈的价格战也导致商家利润微薄,难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直播电商的兴起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

少数头部主播占据了大部分利润,而大多数商家却难以生存。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商总销售额43.8万亿,直接从业人员仅722万,如果以每个店铺夫妻2人加员工2名年销售额100万计算,相当于造成了4380万店铺倒闭,约1.7亿人失业。

这些失业人群的消费能力下降,最终也会影响到电商的发展。

那么,实体店的出路在哪里?

人民日报的观点是,实体店需要转变观念,积极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胖东来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胖东来并没有一味地追求低价,而是注重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极致的服务。

他们关注每一个细节,为顾客提供各种贴心服务,例如提供多种购物车、随时关注顾客需求、配备充足的便民设施等等。

胖东来在售后服务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

他们会在调价后主动联系之前的顾客进行差价退还,这种做法即使在电商平台也十分罕见。

此外,胖东来还为员工提供高待遇,确保员工能够以最好的状态为顾客服务。

胖东来保洁员的月薪高达7600元,远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

除了胖东来,西西弗书店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在传统书店纷纷倒闭的情况下,西西弗书店却依然火爆。

他们不仅提供种类丰富的书籍,还为顾客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和咖啡厅等服务,打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实体店与电商并非水火不容,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互补,共同发展。

实体店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例如可以提供更直观的购物体验、更个性化的服务,以及更强的社交属性,来吸引顾客。

同时,也可以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经营模式。

直播电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和时间分配。

直播电商虽然能够帮助消费者快速找到合适的商品,但也容易让人沉迷于娱乐,从而减少了线下消费的时间。

此外,当人们的消费能力下降时,也更倾向于通过观看短视频来消遣娱乐,这也会对实体店的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

归根结底,实体店的未来取决于其自身的创新和变革。

与其抱怨环境,不如积极寻求改变,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你认为实体店该如何转型才能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呢?

0 阅读:2
文博说

文博说

文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