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放在这里也许有些不合适,但也能印证了小米SU7爆燃事件发生以来,网上舆论发酵的情况。
4月1日,在事故发生后的第4天,小米公司初步回应。

结合前些天遇难者家属和室友的描述,大体上可以还原整个事发经过。
2025年3月29日,三名大学生开车从武汉去安徽考编,车子是其中一名大学生男朋友的。
当天晚上10点多,车辆在高速上发生了事故,小米救援打电话给车主,检测结果是爆胎。

车主解释称不是自己在开,转而联系自己的朋友确认情况,但一直联系不上。
后来查询相关线路的车祸情况,在网上查到了高速上的车祸信息,最终确定出事车辆就是三名大学生开的那辆车。
后续网上就出现了多个自称遇难者家属的人,披露的信息出奇一致,高速修路,撞上护栏,车辆起火,车门锁死,人被烧死。

由于至今没有官方部门发布相关通报,所以依然不确定伤亡情况,但是从网传现场画面来看,家属所言大概率是真的。
不过,网友始终不明白一点,既非当事人,也非目击者,遇难者家属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的信息?虽然能理解遇难者家属的心情,但是关于车门锁死的说法或许不够客观!
经过几天发酵,小米公司回应了一些细节,其中包括事故发生前后的一些关键性数据。

事故发生前,车辆一直处于智能辅助驾驶状态,车速116km/h,期间驾驶员有轻度分心表现,事故发生前8分钟有手离开方向盘的举动。
事故发生前2秒,车辆发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的预警,并开始减速。
事故发生前1秒,驾驶员接管车辆,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踩下制动踏板,并持续加大踩踏板的力度,同时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最终将速度降到97km/h,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小米救援被触发,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并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
晚上11点左右,距事故发生约15分钟,120救护车抵达现场。
事故伤亡情况并未在回应中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公司称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而家属表示从事件发生到现在,小米从来没有人联系过他们。
另外,家属最重要的两个质疑:为什么车辆在撞到护栏后会自燃?为什么车门会锁?同时也是网友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小米公司在回应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首先,车辆自燃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对于车门锁死的说法,目前没有任何官方依据,所以关于车门锁死一事的真假还需观望。
几乎市面上的大部分电车,车门都有一套备用的机械门把手,哪怕电池损坏了,扳动机械把手也可以打开车门,小米车也不例外。
那么当时驾驶员和乘员没有打开车门逃生,其实有很多种可能,不一定是被锁死在了车里面。

一种情况,可能是不知道车门有机械锁,因为车是借来的,不熟悉各个功能也说得通;第二种情况是,车撞上护栏时,人就已经失去了行动能力;第三种情况,电池自燃的速度太快了,根本来不及反应;第四种情况,车门出现严重变形,车锁被卡死,光靠里面的人很难破门而出……
对于车辆自燃的事,不管车企如何宣传,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电池具有化学属性,哪怕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不会发生自燃,这只是概率事件。

站在旁观者的视角,两个重要因素可能是需要注意的。
一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二是发生伤亡事故的原因。
前者,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在智能辅助驾驶下的驾驶员分心,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倘若没有智能辅助驾驶,驾驶员是否就能更加关注路况,从而不会撞上护栏了呢?
后者,重点大概还是在自燃这个关键点上,其实从事故发生到救护车抵达现场,15分钟并不算长,但是这个时间对于燃烧这件事情还是太漫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