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砚斋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王玄陵有笔札 2024-11-30 11:22:42

对于脂砚斋的身份问题,目前有十几种说法。

有的说他是曹雪芹的父亲,有的说他是曹雪芹的叔叔,有的说她是曹雪芹的妻子,有的说他是曹雪芹的朋友……

最奇怪的是,各种说法都有他们的理由,而且看起来还都非常有道理。所以到现在为止,各种说法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样我想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一群盲人在摸大象,摸到大象腿的人说大象就像一根柱子,摸到大象耳朵的人说大象就像一个蒲扇,摸到大象身体的人说大象就像一堵墙……

所以,当摸到大象耳朵的盲人,在试图说服摸到大象腿的盲人时,后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相信大象像一个蒲扇。

脂砚斋的问题,跟“盲人摸象”的故事就很像。认定脂砚斋是女性的人,在脂批中找到了若干条女性口吻的批语,所以就坚信不疑。但认定脂砚斋是曹雪芹父辈的人,同样也看到了许多批语中有曹雪芹长辈的语气。

在这种情况之下,当然谁都无法说服谁。

想要搞清楚脂砚斋的身份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红楼梦》的作者问题,如果《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你在他的身边去找脂砚斋显然都是不合理的。

我们前面已经证实过了,《红楼梦》的原作者不可能是曹雪芹,曹雪芹只是一个“披阅增删”者和二次创作者,这一点在《楔子》部分说的已经很清楚了。

读者之所以不肯相信,是被脂砚斋的批语给搞糊涂了。

谁都知道,脂砚斋和曹雪芹有密切的关系,不仅如此,同样和曹雪芹关系密切的还有畸笏叟、杏斋、孔梅溪等人,这些人都给《红楼梦》作了批语,甚至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起到了指导作用。

大家不愿意相信,作者字字啼血、十年一剑之文,怎么可能还需要别人的指点?

确实,如果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原创作者,这些人的存在就有些不可思议。

其实,脂砚斋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

曹雪芹作为“能解者”,哭成了此书。

曹雪芹自己写的五言诗:“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也是以“能解者”自居的。

也就是说,《红楼梦》的原作者另有其人,只不过这本书原来并没有写完,曹雪芹等人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这本书,作为本书作者的知音,又把它继续写了下去。

《楔子》部分有一段“作者自云”,明确告诉了读者《红楼梦》的写作目的,这无疑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

这段“作者自云”是曹雪芹所写,其中的“作者”指的是《红楼梦》的原作者。其中的“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等句,显然跟曹雪芹的生平是不相符的,只能是原作者的个人写照。

从《楔子》的内容来看,曹雪芹与这位原作者很有可能相识,至少也应该存在某种关系。

曹雪芹在得到这部书之后,可能仅仅是得到了部分手稿,甚至都还没有装订成册。他在着手增删续写的时候,把自己的个人经历,也隐写在了其中。

在续写的过程当中,他身边的亲人、朋友可能都知道,甚至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其中,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明白了这个背景,再去对照脂批,就会发现两个明显的问题。

第一,脂批中提到的“作者”,其实是两个人,有的时候指的是曹雪芹,有的时候指的是原作者。

第二,脂批大多数是没有署名的,在这数千条脂批当中,那些没有署名的批语,并不全是脂砚斋所批,其中也包含了畸笏叟、杏斋、梅溪等人的批语。

也就是说,我们印象当中广义上的“脂砚斋”,其实是有很多个人组成的,他们跟曹雪芹的关系,以及跟原作者的关系都各不相同,所以才会导致了“盲人摸象”的现象。

从脂批本身着手,我们也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脂批并非是同一个人所批。

比如:批“一脂一芹”、“因为传他,并可传我”的,显然是个女性,而且很有可能就是曹雪芹的妻子。

再比如,前面文章我们分析过,关于《风月宝鉴》这个书名,下面有一段脂批: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写下这段批语的人,很明显就是所谓的“东鲁孔梅溪”。

再比如,第二十一回写到四儿“聪敏乖巧”,下面有一段脂批:

“又是一个有害无益者。作者一生为此所误,批者一生亦为此所误,于开卷凡见如此人,世人故为喜,余反抱恨,盖四字误人甚矣。被误者深感此批。”

这段批语中的“作者”,显然指的是原作者,而不是指曹雪芹。这位批书人明显是位男性,书中留下的诸多与作者共鸣的批语,大都是此人所批。

……

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所以,想要搞清楚脂砚斋,首先要知道曹雪芹并不是原作者,原作者另有其人。

明乎此,在面对数千条脂批的时候,我们就要去辨别批书人的身份,搞清楚他到底是和原作者有关系,还是和续作者曹雪芹有关系。

0 阅读:29
王玄陵有笔札

王玄陵有笔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