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航天事故,悄然演变成一场闹剧,如今随着NASA的最新表态,终于要画上句号了!
这场发生在国际空间站的滞留事件,或许已被许多人淡忘,但对于仍困在太空中的两名美国宇航员来说,每一天都是漫长的煎熬。
原计划仅在空间站停留8天的他们,如今已经在微重力环境中度过了整整8个月,而NASA给出的答复始终是“再等等”。
其中一位女宇航员甚至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身体机能退化,甚至在最新的太空连线直播中都声称快要“忘记如何正常行走”了。
——这究竟是NASA的无奈,还是美国航天体系的深层次问题的短板暴露?
一、被遗忘的“太空囚徒”
这一切的根源,归咎于波音的“星际客机”,这款飞船从立项之初就问题频发:2019年首飞失败,2022年无载人试飞故障不断,2023年勉强通过载人测试。
2024年6月,NASA在波音始终没有彻底解决技术故障的情况下,依旧决定让宇航员搭乘这艘问题重重的飞船,结果可想而知。
两名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后,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只需在空间站停留约8天便可返回地球。
然而,计划之外的事情总是接踵而至,波音飞船在飞船向国际空间站进发的途中,氦气泄漏点相继被发现,部分姿控推进器也因此失效。
尽管地面工作人员紧急检修,试图修复故障,但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从时钟与地面不同步导致的轨道误判,到返回控制程序的错误编写,再到降落伞伞绳强度不达标和易燃电缆线束的问题,这些缺陷如同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于是,两名宇航员只能被迫留在空间站,一次又一次等待NASA的下一步安排。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的“短暂访问”也因此变成了“没有归期”的滞留,直到其中一位女宇航员的身体状况出现“严重”异常,问题才再次引起外界关注。
二、太空生活的残酷代价
长期在太空生活对人体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微重力环境会导致骨密度下降、肌肉萎缩、心血管系统变化以及视力问题等,而这些影响的严重程度与滞留时间成正比。
一般来说,宇航员在太空中停留约半年左右,回到地球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机能衰退,需要数月时间恢复。
而这两位宇航员的滞留时间早已超过了标准任务的期限,身体的损伤也在不断加剧。
其中那位女宇航员在一次视频通话中坦言,她已经丧失了一些关键的身体机能,甚至快要忘记如何走路。
这不是夸张,而是太空长期失重环境带来的真实后果。
人类的大脑与肌肉适应了地球的重力环境,但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宇航员几乎不需要使用腿部肌肉来支撑身体。
久而久之,肌肉记忆会逐渐衰退,回到地球后甚至需要重新学习如何站立和行走。
尽管如此,美国NASA也始终“报喜不报忧”,不仅不立即采取救援行动,还继续让2名宇航员留在空间站,甚至还安排威廉姆斯执行了一次太空行走任务。
在外界看来,这无疑是对宇航员生命安全的忽视。
三、NASA的无奈,还是制度的失败?
NASA对这次任务的处理方式,让不少人对美国航天的管理能力产生了质疑。按理来说,美国航天实力雄厚,拥有多种将宇航员送回地球的手段,但为何迟迟未能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或许涉及多个方面。首先,NASA在载人航天领域的选择并不多。
波音公司研制的“星际客机”飞船,这艘飞船被寄予厚望,NASA希望它能与SpaceX的“龙”飞船共同承担美国宇航员的运送任务,彻底摆脱对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依赖。
然而,波音飞船的故障让他们失去了原本的返航计划,而SpaceX的“龙”飞船虽然是可靠的替代方案,但需要排期协调,不可能随时派出飞船接人。
其次,国际空间站的运作牵涉多个国家的合作,NASA的决策往往需要与其他航天机构协调,而不是单方面决定。
再者,美国航天近年来频繁遭遇预算削减和行政拖延,导致关键任务一再延期,影响了宇航员的安全保障。
这也暴露了美国商业航天的一个深层次问题——过于依赖私营企业。在过去,NASA的载人航天任务主要由政府机构主导,而如今,波音和SpaceX等公司成为了主要承包商,NASA更多扮演的是“客户”角色。
虽然商业航天的崛起推动了技术进步,但一旦出现问题,NASA的掌控力就显得有限。
波音飞船的失败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NASA投入巨资支持该项目,但最终却成为了“人质”,无法立即解决宇航员滞留的问题。
四、中国航天的不同选择
相比之下,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中国的载人航天项目一直由国家主导,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确保每一步都尽可能降低风险。
中国的神舟飞船自首次载人任务以来,至今保持着100%的成功率,并且具备随时发射、快速返回的能力。
就像神舟十九号如今在轨飞行期间,神舟二十号早已在酒泉待命,即便发生突发状况,我国的应急预案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启动发射,让航天员安全返回。
与此同时,为了消除对航天员长期失重身体机能的影响,我国空间站运营期间,每次航天员在轨时间都严格控制,不超过6个月的交接时限,有效确保每一批航天员的身心健康。
此外,中国空间站的生活保障系统也更加完备,配备了完善的运动设备和食物供应,为航天员提供了相对舒适的环境,去年天舟八号因故推迟发射1个月,航天员在轨也能吃好喝好,保持着良好状态。
而在返回地球后,中国航天员则会立即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在医监医保的康复体系下,尽快恢复正常身体机能。
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确保了中国航天员的健康与安全,也反映出我国航天管理体系的高效性。
五、“回家”之路,仍然未知
目前,NASA已经发声了,承诺最早到3月19日安排滞留宇航员乘坐“龙”飞船返回地球,让他们平安回家。
然而,外界对于NASA是否真的能按时完成任务仍持怀疑态度。
毕竟,从最初的8天任务,到如今的8个月滞留,这个承诺已经被一拖再拖!如果这次再出现变故,他们的太空生活可能还会继续延长。
威廉姆斯已经瘦脱了相,她的身体机能正在衰退,8个月的等待,NASA没有给出任何合理解释,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是责任问题。
NASA曾是全球的引领者,而如今,它的失误和拖延正让自己沦为笑柄,NASA的信誉,也正在这场航天闹剧中一点点崩塌
用户10xxx33
能就猫 能救狗 救个人 怎么难?
用户16xxx66
不懂就问,空间站只有着两个人吗?
坚如磐石 回复 02-11 15:24
去年九、十月上去的龙飞船就是两个人,留两个座位给波音的这两个人。
坚如磐石 回复 02-11 15:22
设计是七座,FAA不让。
春暖花开
人类探索太空任重道远!
飞oоО○〇
长篇大论的说废话!
用户11xxx82
把问题说的越严重,回来之后拿的钱就越多。
车前草
美是犹太披国家外衣的企业,没有真正国营的。
沙漠的眼泪
所以解释了外星人是异形的问题
用户27xxx38
三哥:我要去接三嫂回来
何志军
我估计归期即是死期,成功率不到10%。
用户27xxx38
三哥: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三嫂
用户10xxx38
笑死 8天变成8个月 不知道加班费怎么算
用户10xxx40
你放心,人家肯定会安全的走出来
轻风拂面 回复 02-11 05:48
而且会走的很安祥[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朝阳
美国的两名宇航员回不来了!永永远远的回不来了!做两具太空尸体解剖标本,可以供世人研究研究!
处决一切独狗
下来应该就可以开席了!
海边漫步
多大点事啊,没有生命危险,多呆几年又怎么了?[得瑟]
东山老爷
谁接
断水流大师兄
从中不难看出,八个月就快不行了,在人工重力场没出现前,什么移民太空,星际探索都不可行。去火星最后都要三年,现有技术人类根本出不去,了不起到月球基地三个月来回驻扎就行。[呲牙笑][呲牙笑]
观沧海 回复 02-11 09:14
月球上的重力在那生活个一两年身体应该没事
用户17xxx76 回复 02-11 12:27
也许这两个人就是实验品。先是波音飞船的实验,用来验证其飞船的可行性;后来就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实验品,用来验证人类在失重条件下的极限生存能力。
欢乐马
感觉这女的 下来就会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