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中,Windows Vista的“名声”并不好。它不幸夹在了Windows XP(一款传奇操作系统)和Windows 7(另一款传奇操作系统)之间。人们通常只会对XP和Windows 7哪个更优秀争论不休,但极少有人会认为Vista是出色的。或者你已经完全忘却了这款操作系统,倘若你想重温那段不太美好的记忆之路,那么接下来对它起源、发展及衰落历程的剖析,将为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在Windows 操作系统的历史上,有几个版本因性能不佳而饱受诟病。最近的是Windows 11,再上个Windows 8。(Windows似乎也像iPhone一样,总是“隔代香”)而在此之前,许多人将 Windows Vista 视为微软最大的失误之一,我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因为自幼使用 Windows XP,Vista 令人失望的运行速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Vista最初仅仅作为Windows XP与下一代之间的过渡版本,开发代号为“Longhorn”,这个名字源自两个滑雪胜地之间的一家酒吧,那里是微软员工度假常去的地方。起初,Vista以XP为基础进行开发,但Longhorn测试版的表现未能达到预期,于是微软决定放弃原有方案,转而以Windows Server为基础重新构建Vista。于是,它从最初对Windows XP的“适度升级”,最终发展成为一个规模远超XP的宏大系统。
那么,Windows Vista 真的像我们记忆中那样糟糕吗?事实上,这个问题很难仅通过简单的回顾来回答,因为只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期,才能真切了解当时所面临的问题。
Vista“看”起来确实不错Windows Vista饱受诟病,但几乎没有人觉得它“丑”,尤其是在当时,前提是你的电脑配置足够强。相较于Windows XP,Aero玻璃特效和光影效果,使 Vista的界面在当时显得极具现代感,甚至有未来气息。微软全面运用这种新设计语言,对操作系统的主要元素进行了风格革新,使其人机交互体验得到显著提升。

Windows Aero 还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选项,用户可选择更多颜色来个性化设置Windows界面,而XP若想实现多样化配色,往往需要借助第三方软件。此外,Vista内置了更多图形表现力更强的游戏,不仅对《纸牌》和《红心大战》等经典游戏进行了重制,还新增了《象棋》和《Purble Place》等全新游戏。

Vista围绕新的Windows 显示驱动程序模型进行设计,充分发挥了新显卡和DirectX 10的性能优势,许多系统功能都依赖于更高级的图形处理能力。
影响深远的新功能尽管Windows Vista因功能繁多被认为“臃肿”,但许多新增功能其实实用性极强,并在后续的Windows版本中成为主流。其中,Windows侧边栏是其标志性功能之一,侧边栏中包含各种小部件(当时称为“小工具”) ,如RSS订阅、时钟和照片库等。虽然有人认为这增加了系统负担,但小部件后来成为微软乃至所有操作系统的标配。如今,Windows 11拥有更丰富的小部件库,macOS也支持在桌面上放置小部件,而Android和iOS更是早已配备这一功能多年。

Vista的其他新功能也极具价值。Windows Update第一次成为操作系统的后台服务,极大简化了系统更新流程。Vista 还引入了磁盘管理实用程序,方便用户调整和管理分区;卷影复制(Volume Shadow Copy)功能可定期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备份;在安全方面,BitLocker驱动器加密、作为抵御流氓软件首道防线的Windows Defender,以及防止对系统文件进行恶意更改的用户账户控制(UAC)等功能,为系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Windows搜索功能也得到彻底改进,文件和应用程序查找变得更加便捷。这些功能,尤其是与安全相关的应用,至今仍是Window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Vista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媒体功能的版本,Windows照片库、更新的Windows Media Player 11和Windows Media Center 等新应用程序,在操作系统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问题在于:“瑜不掩瑕”性能问题是许多用户对Windows Vista的最大诟病之处。Windows XP仅需64MB内存即可运行(128MB就很流畅了),而Windows Vista至少需要512MB内存(入门版需384MB内存,但仅在部分地区发售),流畅运行需要的内存更是高达 1GB。最严重的是,即便满足最低配置要求,Vista的运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许多原本跑起Windows XP来无比畅快的中高配电脑,在升级Vista后体验极差,而且Aero特效对显卡也有了一定要求,导致升级显得得不偿失:
Vista在图形方面进行了重大变革,新的Windows显示驱动模型和DirectX 10推动了游戏和图形技术的进步,但这一过渡并不顺利。许多DirectX 9游戏在Vista上运行效果不佳,而且由于Vista众多功能依赖更高的图形性能,导致旧机器即便满足宣传的兼容要求,也无法正常使用新功能。例如,缺少高端硬件支持,Windows Aero主题的效果就会受到极大限制。

此外,Vista引入的侧边栏、大量应用程序等新功能,进一步加重了系统性能负担。尽管当时很多测试机构的性能测试显示,在相似硬件配置的机器上,Windows Vista的性能优于XP,但在发布初期,其糟糕的性能表现已严重损害了Vista的声誉。不过,随着Service Pack 1等更新的推出,系统整体性能有所提升,加之更性能硬件的普及,Vista的使用体验也得到改善,但这依然无法挽回其受损的声誉。
用户账户控制(UAC)用户账户控制(UAC)是Vista的另一大“黑点”。这是微软为防止用户未经授权对电脑进行更改而设计的功能,旨在阻止程序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以管理员权限静默运行,从而保护敏感文件和信息安全。然而,Vista中UAC的设定存在问题,用户几乎每执行一项操作都需要管理员权限批准,频繁的提示严重影响了使用体验。

微软也听取了用户的反馈意见,在Service Pack 1更新中对UAC进行优化,减少了提示数量。例如,在Vista 初始版本中,重命名某些文件夹时会出现多达四次UAC提示,而在 Service Pack 1中仅会出现一次。尽管UAC在推出初期遭到用户的反对,但经过不断调整优化,如今也成为Windows系统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Windows 7本质上就是Vista 2尽管Windows Vista 备受争议,但它无疑为后续Windows版本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Windows 7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Windows版本之一。Windows 7保留了Vista的许多功能,沿用了相同的设计语言和大部分功能模块。虽然对任务栏进行了显著改进,但整体而言,Windows 7更像是Vista的优化升级版本,它的成功表明微软在Vista上的设计理念具有一定前瞻性。只不过,由于Vista对硬件需求的巨大提升,用户过渡困难。值得注意的是,Windows 7的内存要求是Vista的两倍,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系统运行更加流畅。当然,Vista的问题并不能归罪于硬件要求,最大的缺点是未能精准匹配用户对操作系统的实际需求,使得许多理论上兼容的电脑在使用Vista时体验不佳。但实际上,经过后续更新优化,Vista 操作系统本身的品质并不差。

回顾过去,如今我们更容易以客观的视角重新审视Windows Vista。虽然它算不上一款优秀的操作系统,但在安全等方面的创新,已成为当今Windows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由于年代久远,不建议大家再回过头去亲自体验,但如果没有Windows Vista的探索与创新,Windows也难以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可以说,Windows Vista是一款被低估的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