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导报报道,日前,特朗普政府突然抛出32%对台关税"核弹",岛内政经版图剧烈震荡。当民进党当局忙于内斗时,台北市长蒋万安率先踩下刹车,国民党则被迫应战,这场关税风暴正撕开岛内政治生态的深层裂痕。
台北市政大楼的灯光彻夜未熄。蒋万安在社交平台连发三条动态,要求各局处对两年内重大工程制定应变方案,启动"中小企业抗冲击平台"。他质问民进党当局16小时空窗期里,所谓"风险可控"的具体方案究竟在哪?当美国股市两天蒸发4000点时,台北市产业局已开始逐一对接出口型中小企业,财政局紧急梳理受冲击企业名录。这种精准到局处长的责任分工,与民进党"朝野团结"喊话却持续推动罢免案形成鲜明对照。
蒋万安资料图
国民党团总召集人傅昆萁用"毁灭式冲击"形容当前局势。当美国关税重锤砸向科技业核心时,台湾半导体出口成本瞬间飙升超过三成,台积电最新季报可能面临十年来最大降幅。国民党内部文件显示,仅面板制造业今年预计损失超20亿美元,农渔业出口订单已出现30%的退单潮。而民进党籍民意代表仍在收集罢免联署书,被提案罢免的立法委员需要同时应对议会质询与街头抗争,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被国民党批评为"政治自杀"。
民众党团的经济预警更为尖锐。张启楷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打破WTO成立以来的最低关税壁垒,台湾科技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预计下滑18个百分点。他提交的政策建议书中,用红色字体标注"卓荣泰团队缺乏危机管理能力",建议由台积电、鸿海等企业高管组成"关税应变内阁"。这份被民进党退回的提案,附带了详细到月份的产业援助时间表,与当局空泛的"跨部门会议"形成技术能力的代际差距。
台湾资料图
当蒋万安要求台北市议会暂停所有党派议题讨论时,民进党当局却在"大罢免"议题上持续加码。据可靠消息,某县市长已被要求动员基层党部收集联署书,而这些资源本该用于应对关税冲击。国民党内部测算显示,若罢免案进入第三轮,将有超过15亿新台币的行政资源被浪费在政治斗争中,这笔资金足够支持500家受关税影响的中小企业完成技术升级。
台北市的快速反应正在形成示范效应。蒋万安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平台"上线首日便收到237家企业咨询,其中78家已获得定制化应对方案。这种行政效率让民进党当局的空转显得格外刺眼。当蒋万安呼吁"朝野联合立法特别预算"时,国民党已准备好总额达300亿新台币的产业援助计划,涵盖税收减免、技术升级补贴等具体条款。
蒋万安资料图
这场关税危机正在重塑岛内政治生态。蒋万安踩下的刹车,国民党被迫应战的姿态,正在撕开民进党"空谈团结、实则内耗"的遮羞布。当美国关税重锤落下时,真正经受考验的不是产业韧性,而是岛内政党的危机治理能力。那些仍沉迷于罢免政治秀的手,或许该先看看台北市政大楼彻夜亮着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