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可判死刑!公审现场尹锡悦死不认罪

罗马讯息 2025-04-18 13:58:22

据国际在线报道,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因涉“内乱罪”首次出庭受审,检方指控最高可判死刑;同日,韩中自贸协定谈判在京启动,引发国际关注。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的庭审持续近6小时。检方提交120余页材料,指控尹锡悦在任期间以“紧急戒严”为名,非法调动军警封锁国会、试图逮捕政界人士,并计划设立临时立法机构架空宪法。检方强调,其行为构成“以暴力手段扰乱国家秩序”,触犯《刑法》第87条内乱罪,若罪名成立,最高可面临死刑。

尹锡悦资料图

尹锡悦全程激烈抗辩,8次发言累计93分钟。他称戒严仅为“向国民传递信息”,否认下达逮捕令或长期掌权意图,并六次用“荒唐”质疑检方逻辑:“用几十名警力封锁国会?这简直可笑!”其代理律师则指责检方证据来源不明,涉嫌违法取证,要求驳回公诉。

庭审争议焦点集中于证人证词。两名军方证人称曾接到“进入国会驱赶议员”的命令,尹锡悦当场质疑证人出庭顺序“不合程序”,其团队拒绝交叉质询以示抗议。法律界分析,此案涉及7万页证据、520名待传唤证人,一审或需两年以上,短期内难有定论。

尹锡悦3月被罢免后,司法豁免权随之失效。除内乱罪外,警方正调查其涉嫌滥用职权阻挠公调处执法等案件。韩媒透露,若拒配合调查,检方可申请拘留令。

尹锡悦资料图

案件背后暗含朝野角力。在野党借庭审削弱执政党民意支持,而尹锡悦阵营则试图将审判定性为“政治迫害”。一名首尔大学法学教授指出:“检方证据若无法证明‘暴力意图’,内乱罪难以成立。但其他指控可能叠加量刑,使其面临长期监禁。”

几乎与庭审同步,韩国40余人代表团15日抵京,启动中韩自贸协定第十一轮谈判。双方聚焦服务贸易、投资准入及金融合作,试图为2015年签署的协定注入新内容。韩方特别强调“化解美国关税冲击”的紧迫性。

数据显示,中国占韩国出口总额25%,而美国近期对韩钢铝产品加征关税,迫使韩国加速“向东看”。产业通商资源部官员坦言:“稳定对华关系是缓冲外部风险的关键。”此外,韩中海洋事务对话机制将于月内重启,议题涵盖渔业纠纷、海域划界等敏感领域。

尹锡悦资料图

尹锡悦案与中韩谈判看似无关,实则折射韩国内外困局。对内,政治分裂加剧司法战;对外,经济依赖倒逼外交转型。首尔智库研究员指出:“韩国试图通过司法审判重塑国内权威,同时借对华合作对冲美国压力。但两者均需时间验证,风险极高。”

案件下一步走向牵动政局。若尹锡悦脱罪,在野党恐失舆论抓手;若定罪,执政党将面临“清算前总统”的道德质疑。而中韩谈判成果,则直接影响韩国能否在贸易战中守住产业链优势。这场司法与外交的双线博弈,或将决定韩国未来十年的国运。

0 阅读:15
罗马讯息

罗马讯息

新闻阅览、生活服务、休闲娱乐,尽在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