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终于迎来短暂的停火,揪心加沙命运的民众可以暂时松一口气。加沙激战之际,印度对巴以冲突的关注度并不高,不过,印度也没法“岁月静好”,就在最近,莫迪又接连收到令其尴尬的消息。
其一,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激战,5名印度士兵丧生。
据美联社23日报道,22日这天,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枪声响了整整一天,印军欲在茂密的森林中搜寻叛乱分子,却造成4名印度军人丧生,至少两名印度军人受伤。
23日,印军继续进行搜寻行动,又有一名印度军人丧生,但这次拿出了战果,又两名疑似武装分子在交火中。
据悉,印军认为至少有两名武装分子藏在森林中,但印军却付出了5名军人死亡的代价,其中两名还是军官。不得不说,冲突虽小,印军的交换比实在不怎么好看,莫迪的面子只怕也不怎么挂得住。
当然,游击战确实不怎么好打,从报道来看,当地的叛乱分子很可能是利用森林作为掩护伏击印军,而在藏在森林中的武装分子可能也不止两位。
然而,莫迪却不得不为之头疼。
首先,对印军而言,袭扰战可能将是一个大麻烦。
要知道,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军本就时不时和巴基斯坦展开激战,而面对巴基斯坦,印度实际上占据优势。对印度而言,巴基斯坦的正规军好对付,“游击队”的冷枪暗箭难防,莫迪不得不担心,接下来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军是否将持续不断遭受这些武装分子的袭击,甚至在印巴交火时又被“捅刀”。
其次,如果印度要铁了心进行“清剿”,只怕要花费大功夫,还未必能完成目标。茂密的森林本就适合藏匿小规模武装,这些武装来去无踪、居无定所,印军既难以追踪这些武装分子,又难保能将其一网打尽。
其二,美国又给印度一个“下马威”。
据《金融时报》22日报道,美国当局挫败了一起针对锡克教人士的暗杀图谋,当地时间23日,美国白宫证实,确实有人在美国境内搞暗杀,且美国已经向印度提出了这一问题。
据悉,这名锡克教人士正是“锡克教正义”组织总法律顾问古尔帕特万特·潘农,是印度眼中的“分离主义者”。这类锡克教分离组织就算不是印度当局的“心腹大患”,也明显站到了印度当局的对立面。
在此之前,印度加拿大突然爆发激烈的外交冲突,正是因为加拿大锡克教领袖尼贾尔在加遇害,而加拿大政府公开将尼贾尔之死与印度政府联系在一起。而今,美国特地将”锡克教徒在美险遭暗杀一事“告诉印度,又强调了美国对美本土锡克教人士的保护,显然是在刻意敲打印度。
而同样是锡克教徒遭暗杀之事,加拿大咄咄逼人对印度发难,而美国则采取了“绵里藏针”的敲打手段,这不禁让人怀疑,美国和加拿大是否在故意打配合,试探印度在锡克教问题上的态度。这也不禁怀疑,美国接下来是否打算以锡克教分离主义者问题拿捏印度,以此为切入点找印度的麻烦。
然而,面对美国“来意不善”的警告,莫迪政府的回应相当克制。23日当天,印度外交部发布声明,宣称印度与美国进行了安全方面的探讨,印度政府对此颇为重视,正在进行调查,因为这也影响印度的国家安全。
印度对待美国远不如对加拿大强硬,既因为美国本身态度不那么尖锐有关,也因为印度仍有心与美国维护较为友好的关系。印度既不想和美国翻脸,也享受美国的拉拢,还渴望西方的投资与技术合作。与此同时,印度正一点点恢复对加拿大的签证服务,可见印度对西方的态度。
但是,莫迪不得不保持清醒,接下来和西方打交道只怕越来越不容易,印度可以拒绝配合西方,西方也可以花招百出地印度使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