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说“神仙”,但其实“神”与“仙”并不能混为一谈。在以前神和仙是有着严格的区分的。当然了,有时候神与神之间的差距,仙与仙之间的差距,要比神与仙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一般来说,神指的是出于天地未分之前的先天之圣,也就是先天自然之神。但其实这个“神”的定义更多的只能够指第一类的天神,《说文解字》当中说到:天神,引出萬物者也。这里的天神指的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比如盘古、女娲,又或者《封神演义》当中的昊天上帝。
而在这天神之下的还有掌管自然的神,比如日神、月神、山神、水神等等,在《封神演义》当中被封的主要也是这类神,比如风神菡芝仙、雨神龙吉公主,还有星宿神、五岳神等等。
在这之下的属于体内神,掌管人体内各个器官的神,比如三尸神、五脏神、五官神。以及在此之下的鬼神,人在死后被崇拜者或者信徒神化,推上神坛的,比如钱塘潮神伍子胥、妈祖林默娘。

不过体内神和鬼神在《封神演义》当中都没有出现,基本上上榜的都是自然神还有部分的天神。所以说天庭的人才缺口很大,缺中层管理,才发起了封神大战,封的三百六十五个正神都是放在重要节点岗位的,体内神和鬼神后面填充起来就简单了。
而仙的话,葛洪在《抱朴子》当中将其分为了三类,上者飞升天上是天仙,中者在山林是地仙,下者死后蜕变是尸解仙。基本上理解起来就是仙都是后天修炼而成的,而神只能够先天出生或者被被人册封而成。
了解了这些我们在回到《封神演义》当中来,这本书当中的神与仙是不是也是按照这个设定来的呢?其实书中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的对话,有提到过神与仙的区别:“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成其人道,仍堕轮回之劫,此乃天地之生化也。”

这段话分出了封神榜当中神与仙的差别。天赋修为深的人,成就仙道,天赋修为稍差的,成就神道,天赋修为很差的,成就人道受轮回之苦。这个是三教在划分封神榜上的名单的时候给出的粗略的选人标准,天赋差一些的送去封神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不是神与仙的差异,而是封神榜当中的神与封神榜外的仙的差异。天庭当中,本身是有神的存在的。哪吒在南天门埋伏告状的老龙王敖光的时候,有描写天宫的盛景,天上有三十三座仙宫,又有七十二重宝殿。即便大部分仙宫和宝殿还没人入住,也不可能是全空着的,书中出现了的就有五六个了。

比如昊天上帝,瑶池金母这些神,有几个仙敢与他们叫嚣的,谁敢在他们面前说神不如仙的。只能说封神榜在封神之后,封神榜上的神大部分是不如仙的,这个是生源的问题。
比如阐教上榜11人,除了背叛了阐教的申公豹之外,二代弟子仅有萧臻和邓华上榜,其他的都是三代弟子。而阐教真正的精锐是二代弟子,副教主燃灯道人,大弟子南极仙翁,十二金仙,福德真仙云中子等等,这些都没上榜。
那在封神大战之后,封神榜当中的神VS以前的同门的仙,孰优孰劣不是一目了然了吗?基本上仙与神当中的自然神是相等的,体内神和鬼神是不如一般的仙的,而天神是在一般的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