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又一次成为国际舆论焦点。他精心构建的小团体惊现分崩离析的迹象,而这一切竟源于一场神秘的涉华绝密简报会。特朗普不仅坚决阻止马斯克参与,更是情绪失控怒飙脏话,这场风波绝非简单的个人矛盾,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惊涛骇浪般的玄机?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
一、特朗普的“雷霆之怒”:涉华简报会的惊人内讧据 4 月 17 日观察者网的消息,事情可不简单。美国军方计划在五角大楼举办一场关于涉华潜在战争计划的绝密简报会,特朗普团队的众多重量级人物都将出席。马斯克作为 “政府效率部” 的掌门人,也在受邀之列。
然而,当这一消息经媒体泄露后,特朗普瞬间怒不可遏。他猛烈抨击美媒,称其行为 “荒谬”“无耻”,愤怒之情溢于言表。紧接着,他毫不迟疑地取消了这场备受瞩目的涉华简报会。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美媒深挖之后,更多惊人的细节被曝光。
这段时间里,马斯克在 “政府效率部” 忙得焦头烂额。他满心期待付出能换来回报,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特斯拉市值大幅缩水 1300 亿美元 。
从特朗普和马斯克这场冲突大戏中,诸多重要线索逐渐浮现。很明显,美国存在着一套对华战争计划,而且筹备相当完善,不然不会大费周章地举办简报会告知政府上层人员。
可令人费解的是,这场原本定在 3 月下旬的简报会,到了 4 月初,美国就迫不及待地开启对华关税战。再看特朗普在事情败露后的表态 “不想与中国发生任何潜在战争”,不得不让人猜测,那份备受关注的对华战争计划,实际可行性恐怕没那么高。
聊到这儿,不禁让人将拜登政府拿来与特朗普政府对比。与特朗普相比,外界对拜登政府的类似猜测较少。缘由何在?拜登所在的老一辈美国冷战政客群体,行事多少还是存有底线的,他们清楚国际关系中存在不能触碰的红线和底线,知道某些行为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但特朗普政府截然不同,“冲击国会山” 事件便是有力的例证。当时,时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为防止特朗普因延长任期而挑起战争冒险,直接抗命,甚至架空特朗普。这足以说明特朗普对待开战一事,行事风格极端大胆,往往不顾后果。
不过,此次涉华战争计划最终未能推进,除了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这关键因素外,也表明特朗普就算再有 “勇猛劲儿”,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时,也无法忽视其中的利害关系,不得不权衡利弊。但他却又在经贸手段和军事手段间频繁摇摆,搞得中美关系一度紧张。这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行事风格,到底损害的是谁的利益,大家心里其实都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