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的村民算刚能填饱肚子,吃得上饭,所以经过那个年代的人就知道当时的农村有多么清苦。
在鲁南的一个农村里,有个人叫朱老六,朱老六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也是家徒四壁。当时的鲁南农村是非常贫穷的,大白馒头也只有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得上。
当时那里农村人的主食就是煎饼,那时的煎饼可不是现在城市里面的煎饼那么好吃。那时的煎饼主要成分是由地瓜干加上玉米磨成浆后,在放到鏊子上摊成的。所以味道并不怎么好,吃在嘴里有点难以下咽。
可以当时的指标来说能填饱肚子就行,所以煎饼成了当时的主食。到了冬天,农活都忙完后,在家里猫冬的时候,这时候家家户户就要去“磨糊子”,摊煎饼。摊好的煎饼可以连续放几个月,等来年开春干农活忙的时候就可以炒两个菜配着煎饼吃,省时省事。
在摊煎饼前有个重要的程序就是要磨糊子,意思就要把准备好的玉米跟地瓜去用机器打成浆。当时非常贫穷,磨糊子的机器往往是附近好几个村共用一台。所以你去了要排队等很久。
如果你家明天准备摊煎饼,那你今晚就要准备好材料,明天天不亮就要去排队等候。这不村里的朱老六经过昨晚的准备,今天凌晨三点就要起来准备去另外一个村磨糊子。
朱老六要去的村子离他自己的村子有三里地,所以他要去的早。朱老六用扁担挑起两个桶就匆匆出门了,临走的时候自己的老伴还让他路上当心点。
朱老六要去的村子路上并不好走,都是一些坑坑洼洼的土路,中间隔了一条河,还有一片树林。那时候村里能通电的也不多,大多到了晚上都是点煤油灯。手电筒也很少。
所以朱老六基本是抹黑走路,半夜三点的野外格外黑,但是这条路朱老六从小就走惯了,就算蒙着眼也能走到。
按路程他过了河穿过前面的那片树林后就快到了,所以他挑着挑子加快了脚步,可当朱老六穿过河刚进去树林没多久后,天突然起了雾。朱老六心中诧异: 怎么这雾起的这么急,刚才还没有,怎么这雾说起就起了?
就在朱老六心中诧异之际,他脚底的步伐也没放慢,越走越快,心想现在还辩得清方向赶紧走出这片树林。于是加快了脚步。
谁知还没等他走几步,漫天的大雾已经布满了整个树林,现在已经完全辨不清方向了,但朱老六凭借对这里环境的熟悉,按自己感觉走的话应该能走得出去。虽然朱老六内心已经有点慌了,半夜三更突遇这么大的雾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他现在也不多想了,就凭感觉赶紧走出这片树林。于是径直往前走去,就这样朱老六走了约摸一盏茶的功夫,心中暗生疑虑: 怎么还没走出树林?自己是直着往前走的,也没转弯,按道理说这片树林不大,平常几分钟就穿过去了,今天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朱老六挑着扁担又加快了脚步,在漫天大雾的树林里朱老六越走越快,此时树林里静得可怕,脚下只有朱老六走路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这个声音现在听起来这么刺耳,除了脚步声就剩他心跳的声音,明显感觉他的心跳在加快。
走了一段时间后朱老六突然停下脚步,他发现自己已经迷失了方向,“这怎么可能,这条路自己从小就走,自己再熟悉不过了,就算的有雾,按自己刚才的速度跟时间应该早就走出这片树林了”。
现在自己竟然在这片熟悉的树林里迷失了方向,此时朱老六的脸颊大汗直流,也不知是走路累的还是心里害怕吓得。
就在朱老六内心慌得一批的时候,他好像听到了声音忽远忽近,什么声音?朱老六强按着心中的不安寻着这声音找去,他以为这声音是跟他一样早上去邻村磨糊子的人呢。
于是他寻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了一段路,这时候他听清楚了,原来是敲锣打鼓的声音。“难道是有人送亲吗?这也太早了吧”。朱老六虽然心中疑惑,但先去看一下情况。反正自己决得这片树林变得邪门的很。
他挑着东西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这下听清楚了,真的是敲锣打鼓的声音。声音越来越近,等他刚走几步前方豁然明朗起来,刚才的大雾仿佛一下子不见了,变得清晰了。
可朱老六看着眼前的景象却感到非常陌生,好像从来没见过这个地方,只见这陌生的树林里前面有一块空地,上面搭了一方戏台。戏台上有个花旦在唱戏,戏台两边则是一些戏班子敲锣打鼓的成员。而正台下面坐满了观众。
这太诡异了,大半夜在荒郊野外竟然撞到唱戏的。朱老六虽是心中狐疑,但还是被眼前的戏班引了过去,八十年代农村没什么娱乐节目,村里有什么事偶尔请个戏班去唱戏的情况但是也有。
这时朱老六放下挑子走了过去,他站在人群后面,发现这些人怎么穿的都是长袍马褂?此时的戏台上戏子还在表演着,台下的观众好像全被吸引住了,完全没发现朱老六的到来。
朱老六走到一个观众身后,用手轻轻拍了一下他,接着用一口标准的山东农村话说道: “哎,老师,你是哪个村里,这怎么半夜们在这里有唱戏地倷?”原来在鲁南山区,见到生人习惯性的叫声老师,这表示对别人的尊重。
朱老六问了一遍后见那观众没有反应,准备再问一遍。
“老师,你...”
朱老六刚开口,谁知那人慢慢转过了脸...
...下一刻朱老六瞪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巴,却一句声也发不出来,此刻他已被吓得魂不附体,恐惧已经占满了他的身体,他到底看到了什么?
原来那个人转过脸的一刻,朱老六发现眼前的根本不是人,而是一具骷髅白骨。这是遇到了看鬼戏,鬼看戏了...
而此刻热闹的戏台也变得鸦雀无声,台上穿着戏服的戏子也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具骷髅,正死死地盯着朱老六。台下的人全变成了一具具骷髅头,转过头来全都盯着这边,露出了恐怖的微笑。
这时的朱老六早已吓得三魂丢了七魄,想跑可是身体早已被吓瘫在地上。
眼看这些鬼就要围上来了“...啊...”朱老六总算发出了一声尖叫。就在这时天上一道雷劈了下来,眼前的骷髅鬼跟戏台瞬间消失不见了,紧接着狂风大起,飞沙走石,风沙呼啸着就像魔鬼哭叫一样,撕裂人的神经。
狂风过后慢慢停了下来,再细看之下周围哪里还有什么戏台,这里分明是一片乱葬岗。此时的朱老六早已昏死过去,到了第二天中午被人发现在几公里外的坟地里。
后来听人说民国年间那附近有个村,叫李家庄,这个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姓李。那年村里的族长大寿,族长就宴请村的人,并搭了戏台请了戏班。
谁知当天夜里发生了一场大火,把整个场地都烧成灰了,听说当时烧死了好多人。再到后来由于战乱,村里剩余的人都纷纷逃离了此地。那里慢慢也就变成了废墟。
可是此后那附近便经常发生怪事,经常在月晦之夜听到有戏班在唱戏,发生闹鬼事件。
再后来时间久远,也就慢慢遗忘了,没想到这晚偏偏让朱老六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