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是今年最好看的古装权谋之一。
林若甫告老还乡之后,庆帝便安排了范闲三日后完婚。成婚的第二日,庆余堂就交给了范闲。
然后为了解决内库的亏空,范闲去了苍山度蜜月。蜜月刚结束,范闲才下山,就被宫典带去了悬空庙,参加赏菊大会。
一种很明显的感觉,庆帝在赶日程,在推进度。
庆帝的野心庆帝做为一个封建帝王,开疆拓土一统天下成为一帝,是他的野心抱负。
攘外必先安内,庆帝已经迫不及待亲征,但在这之前他必须将内部处置好。
废除丞相,收回六部权力,这是第一步。而第二步,就是让范闲接手内库和鉴查院。
以便将来他带着陈萍萍亲征的时候,范闲可以坐镇京城,保障后勤和监察百官。
太子和二皇子在庆帝的安排下,已经明争暗斗多年,再加上暗中野心勃勃的长公主。
庆帝可不敢在亲征的时候,让他们任何一个人监国,把后背交给他们。
而范闲重情义,只要陈萍萍和范建跟着他一起,范闲便不会有谋逆之心。
但是他庆帝对范闲终究是不放心的。因为范闲是叶轻眉的儿子。
庆帝的担心叶轻眉的一切,都超出了庆帝的掌控。他不确定,叶轻眉究竟留给了范闲多少东西。
未知才是恐惧的来源。庆帝不允许有超出自己掌控的人和事存在。
这也是庆帝归还内库和鉴查院的原因之一。交回到原主手里,藏着东西才会显露出来。
这些想法,庆帝不好说出口,陈萍萍替他说了出来。
所以,一切都是为了试探,看看范闲还藏了什么本事。
但他最在意的,从始至终是机器人五竹,还有下落不明的,能杀大宗师的狙击枪。
这两样东西就像是悬在头顶的剑,让庆帝寝食难安。甚至不敢在正殿朝会,害怕和先帝一样被狙杀。
所以,他暗中和神庙联系,才有了神庙使者从江南一路到京城,追杀五竹。
悬空庙刺杀悬空庙的刺杀就是一场自导自演的大戏。
庆帝是编剧,也是主角,陈萍萍是导演,范闲和其它皇子是配角。影子大人则是反派,负责刺杀庆帝。
这也是为什么,范闲刚下山就被宫典接走,主要角色没有到齐,这大戏就开不了场。
庆帝有两个目的。首先是嫁祸给四顾剑的弟弟,找到一个向东夷城开战的理由。
庆帝的野心从不仅仅是北齐,东夷城也要收入大庆的版图。
然后就是看,自己被刺杀的时候,几个儿子的反应。
太子假装摔倒,来不及救驾,显然内心巴不得刺杀成功,这样他作为太子就可以继位。
二皇子站得远,借着不懂武功,全程袖手旁观,太过聪明的他,早已看出端倪。
这些都落在了庆帝眼中,唯一让他欣慰的,只有范闲拼死救驾。
只是庆帝不知道,陈萍萍偷偷改了剧本,把范闲变成了主角。
陈萍萍的阴谋是陈萍萍故意安排三皇子,遇刺的时候站在庆帝的身边,这样刺杀的时候,就被卷进来。
更是陈萍萍要求影子假戏真做,故意刺伤范闲,引发他体内的真气问题。
这一切有两个目的。首先打消庆帝的猜疑,让庆帝信任范闲,真正把内库和鉴查院交给范闲。
不管叶轻眉留给范闲什么东西,愿意舍身救驾,就已经证明了范闲的忠诚。更重要的是,他还救下了三皇子。
庆帝要求自己是个无情的君王,却希望自己的孩子们重情重义。最懂庆帝的,终究是陈萍萍的。
第二个目的。陈萍萍从少年时期,就一直追随庆帝,当初庆帝的真气也出过问题。
陈萍萍知道庆帝解决了真气的问题,早已经恢复了功力,甚至更上一层楼,他就是那个藏在宫里的大宗师。
陈萍萍就是要借这个机会赌一把,把范闲真气的问题引发,赌庆帝会出手救范闲,这样范闲才能有机会成为大宗师,和庆帝对抗。
陈萍萍赌赢了。庆帝终究是出手救了范闲,对范闲的疑虑打消了大半。
其实拿到内库的账本,并没有真正接手内库。控制三大坊,才算真正掌握内库。
三大坊控制在江南明家手里,而明家唯长公主马首是瞻。同意范闲下江南,才是庆帝真正同意范闲替代长公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庆帝以为自己掌控了一切,实际上却是落入了陈萍萍的算计,陈萍萍才是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