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依
电影《流浪地球》系列于3月13日起开始两部连映,正式开启中国科幻IP的新时代。
小破球第一部是2019年横空出世,以摧枯拉朽之势斩获46.86亿的高票房,直到到2023年,都还是中国华语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五名的国产佳作,实力可见一斑。
第二部是2023年春节档上映,目前累计票房达到39.85亿元,在中国电影票房总榜上排名第十。
虽然从票房来看,第二部还未达到第一部的成绩,但要知道2023年贺岁档是近三年来竞争最激烈的一年。
不但有张艺谋导演的《满江红》、梁朝伟、周迅和王一博参演的《无名》、花费7年时间制作的特效动画电影《深海》、还有张小斐和雷佳音主演的《交换人生》,以及大IP熊出没系列《伴我“熊芯”》。
这部让观众等待了4年的《流浪地球2》,一经上映在烂番茄75%,爆米花89%,豆瓣评分8.3,简直是实至名归。
那么在为中国科幻电影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得静下心来,好好了解这个IP,这样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才能言之有物。
(1)小说的作者刘慈欣和地球流浪的时间线安排随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系列电影作品开始慢慢呈现雏形。
美国有漫威宇宙,007,速度与激情系列IP,英国有夏洛克福尔摩斯,日本有名侦探柯南,海贼王等等大IP,而我们是这几年才开始慢慢形成,比如唐人街探案系列,熊出没等等。
《流浪地球》也是在第二部成功打响之后,才有了科幻电影IP的名头,中国式科幻,不一定要3D,不一定要IMAX,只是2D的画面,就能带给你无限的震撼。
在这儿不得不提一下,小说的作者刘慈欣,一部《三体》,一部《流浪地球》,不但科幻理念超前,故事线完整,而且还都改编得如此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幻之光。
《三体》小说在2015年第73届雨果奖中获得“最佳长篇小说”奖,刘慈欣也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亚洲人,他也参与了此次《流浪地球2》剧本的编写,核心理念得以延续,故事继续精彩。
刘慈欣的小说里,不存在像漫威、DC一样的超级英雄人物,没有什么天神下凡,更没有什么王者归来,靠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与国外令人血脉偾张,一看就是经费在燃烧的科幻画面不同,《流浪地球》系列的核心价值在于,环环相扣的精彩故事情节,以及时刻传递出来的“全人类和平合作”的核心理念。
电影花了4年时间打磨剧本,制作特效,和航天技术教授交流经验和意见,尽量使得科幻部分更加的科学合理,才让观众看到石破天惊的《流浪地球2》。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这部系列电影故事的时间线问题。
其实,第二部应该是《流浪地球》的前传,在小说里就是第一章节的“刹车时代”,第一部反而是“逃逸时代”。
续作是前传,而非续集,这在电影界不算新鲜。
一方面,《流浪地球》之所以火,吴京本人的影响力起到很大作用。
毕竟原来他接手时,电影已经断资拍不下去了,可见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哪怕是刘慈欣的小说,单从原来的演员阵容,加上拍摄团队,不足以支撑这笔投资。
因此从保障票房的角度考虑,让吴京继续出演也是势在必行。
可第一部里,刘培强(吴京)明明最后已经为了拯救地球光荣牺牲了,那还让他演,要么换身份,要么强行复活,前者奇奇怪怪,后者又缺乏逻辑。
因此,只能是拍前传,讲他牺牲之前的故事了。
另一方面,第一部其实留下许多空白,需要第二部来完善流浪地球的世界观,因此前传也是必须,不但可以把《流浪地球》中一些细节上不完善的问题讲清楚,还可以把故事讲得更自然。
除此之外,系列电影第二部拍前传的,流浪地球也不是第一个,当年香港警匪电影的天花板的无间道系列,《无间道2》也是前传。
不出意外的话,《流浪地球3》应该是描述地球最后的“流浪时代”。
这个时代面对的危机,不会比之前容易,在影片的最后,也做了相应的预告,包括木星危机等。
因为离开了太阳系,外面的宇宙文明都是未知数,可能有和平派,也有可能是好战派。
发展地球科技是必然选择,到时升级版的550W也会出现,或许叫莫斯2075也说不定。
第三部或许是《流浪地球》系列的完结篇,人类是否可以到半人马座的位置,人类能不能再一次看到蓝天白云,地上开满鲜花的世界,需要观众们静静等待。
(2)地球“刹车时代”的开启,是否符合逻辑《流浪地球2》主要讲了刹车时代的时间线故事,描述了刘培强还没有上太空之前的准备工作和思想挣扎。
这部续作里,解释了长大成人后的孩子,在第一部里对父亲的疑问。
为什么爸爸像个英雄人物一般,只存在于众人的口中,却无法陪伴他左右?
还有为什么是外公,而不是妈妈,陪自己进入地下城生活?
他的父亲和母亲又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
读懂了这些,再看第一部,会让人有更多的感触。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刘培强保了儿子的平安,却不得不舍弃对他的陪伴;
明明是困境下最理智的决定,但他却无法像550W那样,轻易地下决心去做。
这是情感线的连接,那么计划线的部分呢?
刹车的意思,就是让地球停止自转,顾名思义,就是让地球停下来,按照人类的要求,移动地球运行的方向。
按照小说中描述的,地球自转刹车用了42年,比原定计划长了3年。
从表面看,是“数字生命计划”拥护者,影响了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产生分歧,减慢了工程的实时进度。
实际上,“太空电梯事件”,才是影响“移山计划”的重要关键点,迟了的3年,让人类错过了计划的重要窗口期,也为后来不得不一步步弥补之前的错误,付出了高额的代价。
“刹车时代”就像《2012》一样,科学家或一些权威人士,通过高级仪器发现地球存在的生存危机,于是提出各类解决方案,希望解决危机,延续生命。
这个过程看上去很简单,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
例如,科技水平的瓶颈期,各个国家又不想资源共享,于是计划陷入停滞,只有中方代表还在继续努力,就必须博弈,才能达到目的。
于是,中方代表设计让联合地球政府,看到月球和地球的成功移动后,各国才开始慢慢支持“流浪地球计划”。
因为逐月计划的初步成功,“移山计划”更名为“流浪地球计划”,这段时期,一天的时间改成特别的60小时制。
(3)月球是否真的有必要为了“流浪地球”牺牲?“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个经典名句出自第一部《流浪地球》。
在第二部中同样也有经典名句,就是“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自李白的《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人,但古时的月亮,依然照耀着今天的人。
人类需要利用月球,让地球摆脱太阳系运行,可以后就再也看不到月球了,这多少有点伤感。
月球的戏份也是重要环节,引出两样重要道具,一台550C超级计算机和3台月球发动机。
这两个设备的成功合作,让月球成功被移动,让联合地球政府有信心完成“流浪地球计划”。
但是2058年,月球三台发动机突然都失控,连续运行导致发动机自爆。
地球再一次面对危机,联合地球政府牺牲了233位航天员,才完成了在月球表面的核弹自爆,这才拯救了地球危机,只是,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人工智能这位大BOSS的出现,才是整部电影最让人震撼的部分。
原来,2044年的天空电梯爆炸事件,2058年的月球发动机自燃事件,不是某个团队和组织制造的,而是这台超级计算机550W的杰作。
从中可以说明,550W超级计算机的强大,让它产生了自主意志,通过两次和刘培强的对话就会发现,550W会不断地学习,提出更合理的对话方式。
当然这个只是表面现象,它真正的目的是纠正人类所谓的错误。
在《流浪地球2》里,经常会看到监控器的红灯亮起,它或许在帮助人类,也有可能在毁灭人类。
550W就像终结者系列电影中的“天网系统”一样,认为人类是地球危机的元凶,想尽办法铲除重要设备或人物。
在“流浪地球计划”第一阶段的关键窗口期,它破裂了太空电梯,导致了很多未来航天事业优秀人才的伤亡,从而影响后面联合地球政府的“逐月计划”。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要和木星撞击时,550W也非常理性地放弃地球,开启航天飞船移民计划。
“逃逸时代”的开启,550W自己更名为代号“莫斯”,之所以它后来又变了,可能是莫斯认为人类还是有救的,于是改变最初的看法,重新开始帮助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道路。
与人工智能的理智和强大完全相反的,是悲剧英雄刘培强和科学家图恒宇。
刘培强因为战争父母双亡,被教官张鹏(师傅)带大,在太空电梯训练基地结识了妻子韩朵朵。
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在他退役后开始走向另一条道路,妻子因得辐射病即将身故,进入地下城的抽签,并不包含孩子和长辈。
这就意味着,一家四口,只有刘培强一张求生的票,人生的艰难抉择,莫过于此。
而科学家图恒宇,一次车祸,同时夺走了老婆孩子的生命,他用550C给了女儿两分钟的数字生命,尽管他也有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但他还有更多的想法。
一个是为了孩子能够获得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不得不选择入伍;一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永恒的数字生命,而不得不继续为国效力。
都是为了孩子,最后都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结语《流浪地球》系列,是除了《唐人街探案》系列之外,中国电影的第二大IP,春节档的另一大期待。
三年的防疫模式,让中国电影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流浪地球2》是一剂强心针,中国电影再次整装待发,重新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