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火车上的乘客都吃啥?聊聊不为人知的美食记忆

蓝调心情说美食 2025-04-09 14:23:12

有些人认为,今天的火车旅途就是方便面的天下,打开汤料包,座位上的旅客便迎来一顿“即时”的美食。

时间回到八十年代,方便面还未出现,即使不是头等舱,也能吃到一顿美味的餐车餐。

叔叔阿姨们都津津乐道于那个年代的火车上的美食盛宴,但却鲜少有人讨论其中的细节。

这似乎是一个被遗忘的味觉记忆。

从粮票时代的特权美食到火车餐车的大厨

在八十年代初,国内购买商品还需要粮票的时代,出门可以忘带钱,但粮票必须随身带着。

坐火车吃饭却是个例外——火车上的餐车餐厅不收粮票。

这成了出差人士的一大福利,跑外地不仅可以绕过粮票,还能品尝到火车餐车里由大厨亲手炒制的美味。

北京铁路局的餐车更是堪比中档饭店水平,北京的火车厨师有着在大饭店工作的经验,用煤块加热,炉火通红,香味弥漫整个车厢。

在物资匮乏年代,这样的盛宴实属奢侈。

八十年代的盒饭与现炒佳肴

与今日提前准备的盒饭不同,那个年代的火车盒饭是现炒的。

乘客间分享的铝饭盒总是传递着三毛的红烧肉香味。

简陋的保鲜手段——“土冰箱”,由冰块包裹棉被,是确保旅途中食材新鲜的关键。

一些耐储存的蔬菜如土豆、青椒、胡萝卜,搭配鱼肉等成了餐车的主打,但随着顾客的要求,厨师们也准备了甲鱼、燕窝这些高档食材。

师傅们不仅需要兼顾烹饪,还要负责培训,教授学徒切菜、配菜,再到最终的炒菜,费尽心力培养涉及绝技的火车厨师。

堪比饭店的餐车体验与不同线路的风味

不同火车线路的餐食带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成都铁路局以川菜为主,回锅肉、鱼香肉丝应有尽有,南昌铁路局则少不了江西本地菜。

当然,既然是国家级的铁路单位,餐车的装修也和普通绿皮火车的拥挤大相径庭。

用绚丽的提花棉布桌布铺设的餐桌上,酒架上摆满了不同地方的名酒,还时不时能看到八大名烟和八大名酒的身影。

这些曾让火车餐车成为乘客们的心理寄托。

餐车承包制后的变化与泡面的崛起

随着八十年代末火车餐车开始实施市场承包制,餐车老板拼命赚取更多收入,食材和服务质量逐渐下滑。

原先的美食盛宴成了一盘盘平淡无奇的饭菜。

乘客抱怨不断,当年的厨师质量早已不复存在。

方便面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便宜和多样化的口味让泡面成为了乘客的首选,曾经让人引以为傲的火车盒饭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在人们完成了一次次的旅程后,这种改变未必是糟糕的。

历史如同潮水,大厨的盛宴与泡面的便利交织在记忆中,成为旅途中的美食故事。

时代总在变迁,变得更简便、更适应需求,就如同旅途一样,虽有不舍,却也值得我们微笑着迎接下一个未知。

现代的旅途尽管少了一些旧日的味道,却也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对于真正的美食爱好者来说,或许每一趟火车都有它未被发掘的味道——只需用心去品尝。

3 阅读:2460

评论列表

用户988558

用户988558

5
2025-04-10 07:18

当时能到餐车消费算是极其奢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