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堂客流骤降一半!银行员工被迫“抱团取暖”

商业小美女 2024-11-25 08:00:32

在客户的传统观念里,银行的工作效率太慢了,每次来网点办理业务,总是少不了长时间的等待。

运气好的话,前面只有一两个客户,可能半个小时就能叫到自己的号。

可要是碰到了客流高峰或者繁琐的业务,那就得一个小时起步,等得人心烦意乱,看什么东西都不顺眼。

好在,线上银行逐渐普及,很多年轻的客户,可能一年也难得来一次银行网点。

一般的业务需求,手机银行就能办理,和银行员工也没有什么交集,属于纯网友关系。

银行的到店客户越来越少,员工给客户营销的机会都没有了,业绩指标每况愈下,最着急的莫过于银行的管理层。

为了吸引客户来银行网点,只能频繁“骚扰”客户,推出各种权益类的线下活动,实际上就是搭建一个营销的场景。

我看了下银行的数据,全国所有的网点累加,今年以来日均到店客户数为4万人,而去年同期的数据,日均到店客户数为8万人。

也就是说,在全国范围内,平均每天来银行网点的客户少了一半多,再平摊到每一个网点,真的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

不过,银行员工的任务数仍在层层加码,管理层不会考虑到店客户数的问题,所有人眼中只有考核指标。

没办法,银行员工想要“活下去”,只能想方设法搞业绩,尽量不成为众矢之的,被迫“抱团取暖”。

第一,同事之间,互相完成保险任务。

银行的理财经理,最怕听到“日销日投”的消息,分行中场管理人员,要对所有的理财经理做好过程管理。

每天的业绩都要达标或者破零,否则就得集中在一起督导,打完系统里所有的电话才能下班,感受非常糟糕。

理财经理想不被抓去分行开会,就得每天都有保险出单,但客户把控的难度越来越大,有些同事之间就学会了互相帮助。

保险产品都有15天的犹豫期,期内退保没有任何损失,理财经理们就利用了产品的属性,互相购买产品,犹豫期满之前退保,再如此往复,这样大家都完成了任务。

第二,不同银行,互相办理信用贷款。

理财产品不好卖,银行个贷经理的日子也不好过,市场里的资金需求不旺盛,银行里的钱就借不出去。

但个贷经理的考核就是贷款,没有增量就没有绩效,还会导致个人的不良率攀升,影响业务权限甚至会处分。

正好每家银行的情况都差不多,员工又不能在自己的银行办理贷款,个贷经理们就去其他银行交换业绩,互相取暖。

银行员工属于优质客户,信用贷款都能直接办理,额度还封顶审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少的问题。

第三,金融行业,互相交换客户资源。

银行业的资源搜刮完了,还有金融领域的其他企业,包括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等。

银行都讲究客户要“一鱼多吃”,尽量把所有的产品都给配置上,最大程度发挥客户的价值。

金融行业的客户存在差异性,互相交换资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也让各家企业都有源源不断的客户流入。

只不过,员工之间被迫“抱团取暖”的现象,本质上还是市场不景气的体现。

看上去银行员工的业绩,有了或多或少的增长,实际上大部分都是空中楼阁,白白浪费了一些人力和物力。

银行的苦日子,真不知道还要过多久。

0 阅读:594
商业小美女

商业小美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