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由于国家积贫积弱,国人的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落,我们甚至对自己的历史产生了怀疑,诞生了疑古派,其代表人物首推顾颉刚。该派吸引了很多年轻学者,包括胡适、傅斯年、郭沫若等。
他们想用科学方法来救中国,但又不懂科学,所以这些文科生退而求其次,“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胡适语)。他们对我国的历史和典籍最熟悉,对科学一知半解,所以重点就是对古书进行整肃,找出其中假的、骗人的内容。
这场大整肃的重要成果,就是提出了“古史层累构成说”。层,就是层次的层,累,就是累加的累。他们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古史,是在转述过程中,一层层被累加上去的。越到后来,说的历史越久远;越到后来,中心人物的故事就越丰富。
疑古派认为,中国的信史起点最早只能推到《春秋》。比如,胡适就说“东周以上无信史”。《春秋》之前,即东周之前,历史都是依照“古史层累构成说”造出来的。关于西周的历史内容,大概就是春秋时代的人创造的,至于商朝,更是不存在。
过去,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依据是《史记》。《史记》是从三皇五帝,从黄帝与蚩尤的时代开始讲起的。可是顾颉刚等疑古派大笔一挥,就将中国历史斩了将近一半。本来五千年的历史,一下子变成只有两千多年。
疑古派的积极意义是,冲击了儒家的正统史观,让我们能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解放了思想;其负面意义是,进一步打击了民族自信心,降低了民族自豪感,在国人抵抗殖民入侵、追求民族独立和文化复兴的努力中,起到了不好的作用。
怎么办?
跟疑古派打辩论吗?很多事是辩不赢的,谁也说服不了谁。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要想重新树立对五千年文明史的信心,只有一个办法:走出书斋,去踏踏实实地考古,比如“夏商周断代工程”。
考古是比书斋中做学问辛苦得多的事。为了保护遗址文物,考古工作者只能用小铲子,小刷子,在荒郊野外,顶着风吹日晒,风餐露宿,一点点小心地挖出文物来研究。一个大型遗址要全部发掘出来,往往需要几十年时间。
真正打疑古派的脸,让他们无话可说的,正是咱们考古的成就。
比如,发掘出甲骨文后,对商朝的怀疑就不复存在了。良褚古城,南佐古城,二里头古城等的发现,甚至证明了中华文明史超过5000年。
比如,钱穆等学者认为,《孙子兵法》不是孙子写的,因为史书对其生平记载太少了,还说《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同一本书。他们考据的理由也很充分,听起来很有道理。直到1972年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本兵书,再次证明疑古派的错误。
再比如,西晋时才出现的《帝王世纪》记录了商王武丁有个叫孝己的儿子早死。这件事在西晋以前的古籍中均未出现过,按照疑古派的思路,这应该就是后人瞎编的。但近代的甲骨文研究,竟然证实了这件事。说明西晋的人掌握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历史资料,我们不能因某条史料出现很晚就怀疑其真实性,更不能因此咬定它是伪造的。
其实,这种先“找茬”质疑,然后让你“自证清白”的做法,只有在民族自信心很差的时候才会出现。为什么不能先相信历史记载的真实性,然后通过考古发掘去证伪,若有出土证据表明史料记载有误,再进行修正呢?
你看韩国、越南等小国,为了能去中国化,塑造民族凝聚力,甚至不惜去修改历史,刻意夸大自己的过去,哪里会故意贬低自己。
对历史,不是不能怀疑,不是要迷信偏信,有合理的质疑是正常的,但绝不可轻易全盘否定。正所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是民族共识所在,它能把无数人凝聚在一起。
如何增强自信心?
需要花太多言语来解释所做的事,就说明做得还不够好。若做得不错,结果摆在那,哪怕你解释不清,自然也有别人替你解释得五彩斑斓。
当再次强大后,结果摆在那,就不会有人怀疑,他们甚至还会替你找历史的解释。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