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可以看到起落架舱的边缘有锯齿状设计,这说明成飞方案在隐身的设计细节方面,是非常考究的,同时在,发动机尾喷管后方,也有明显的锯齿状设计,这些都是降低雷达反射信号的设计特征。
出品:川陀智库(第5539期 独家首发)
成飞六代机近日又露面了,从视频画面可以看出,六代机超低空掠过公路,可能是进入下降的航线,高度较低,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比较多的细节。首先是体积大,这一点我想大家能够理解到,毕竟它都安装了3台发动机,这说明其自身重量较大,由于其战术设想是远程隐身打击,平台大才能有足够大的作战半径。

图片解读:成飞六代机最新画面,可以看出发动机尾喷口有锯齿状边缘设计,还有起落架舱门也有锯齿边缘,这些细节都说明成飞六代机方案,有着极强的隐身能力
另外,从后起落架为前后自行车式的结构也可以看出,其起降质量显然比歼16要更大。可以参考俄军的苏34、米格31,都是类似的起落架设计,这种设计对应的起降质量较大,至少在40吨以上。所以成飞六代方案,最大起飞重量在40至50吨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图片解读:六代机尾喷管细节可以看清,三台发动机并列,这是我们航空工业的一次创新
第三,我们还可以看到起落架舱的边缘有锯齿状设计,这说明成飞方案在隐身的设计细节方面,是非常考究的,同时在,发动机尾喷管后方,也有明显的锯齿状设计,这些都是降低雷达反射信号的设计特征。那更不用说机背进气道的设计,完全屏蔽了增设的第三台发动机进气道雷达反射信号的问题,因为在机背上,所以根本不可能形成雷达反射信号。
成飞六代机可以采用高空隐身突防,即便是亚音速也没啥问题,雷达看不见是最关键的,因为如果被雷达发现,你速度再快,也不可能比导弹更快,所以突出隐身的思路是对的。

这次六代机超低空掠过公路,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机身庞大,视觉判断其整体块头要大于歼16,进一步确定了成飞六代方案是一种隐身歼轰的判断。其实大家别以为歼轰只能干轰炸、空袭,其实不然,机身体积庞大,甚至可以作为前线小型预警机、电子干扰机使用。

如果你往这个方向去思考,那么完全可以勾勒出成飞方案的未来前景。随时高性能、大离轴发射能力的空对空导弹的出现,对载机平台的要求已经大大降低,不需要载机有较强的机动性,只要导弹性能先进即可。
近日脱钩的趋势已经非常显著,形势紧迫,如果美军发起局部热战,或者怂恿美军的代理人在我们周边挑衅,我们就需要有足够强大的武器进行自卫或者反击,六代机就是强有力的反击武器,可摧毁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核心据点。本文由 @川陀智库 独家首发,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