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没有读过几本书,也没写过什么东西,却莫名做着一份编辑工作,还妄想成为一名记者。
从2014年那堂新闻史课上“狗咬人不是新闻”说起,一直到2024年这阴雨天的午后。10年,只看到自己的窘迫。

我时常在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小学时喜欢看《名侦探柯南》《重案六组》,期待自己会是一名惩奸除恶的警察;
中学时喜欢上了画画,周围的人都夸奖无师自通的艺术水平,心里隐隐期待会是一名画家;
高中语文课上,优美的句子总是被老师当堂诵读,于是会认为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作者;
大学有些懈怠,每天只想睡觉,不过也看了很多部世界经典影片,其中不乏金融商战类,总觉得自己以后走向社会可以大展风采,年入百万……
事实上,并没什么特别。

从保定到廊坊再到北京,人生轨迹一路向北,也不过百十公里的路程,没看过万卷书,更别提行万里路。
时常想起“套子里的人”,原文已经忘了,字面上来说十分符合我眼下的情景。
每天两点一线,早上骑单车二十分钟,晚上走路四十分钟。回家就是在小小的出租屋里呆着,呆到半夜或是凌晨;在单位就是一屁股坐在小小的办公桌前,从上午坐到下午,除了上厕所和吃午饭,是决计不会挪动位置超五米距离。
心里的紧绷感,就像被一脚被踩扁的易拉罐,都已经扁扁的了,身上的那只脚却永不会挪开,内心永无法舒展。

很多人说,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负。太寂寞的人总会用一些美好的事情来填补内心的空白。可是我总感觉这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超市里,一排排的零食水果,真正地没有颜色;
电影院,那么多影片,看看开头就能猜到某个人的结局,故事索然无味;
橱窗里的衣服,总感觉与我相去甚远;
美食、外卖、网红店,它们对我的吸引力还不如楼下超市的雪糕。
说起来雪糕,它们涨价了,口味有些许的变化,不再是我喜欢的那一种。

时间真是一种莫名寡淡的东西,稀释了万般滋味,或者说是一层透明的塑料板,隔绝了千般色彩。
所以终于理解了上了年纪的人为什么在街口一坐就是一天,一个茄子的事情能说一天。就像现在的我,刷各种热点八卦不带停的,就为了看看别人的故事。
别人的故事,总是感觉有点新鲜,好过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没意思。
一想到这里就万分感谢强大的网络,故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反转再反转,让人心里多少还有个期待。
最后一句:
期待早日发财
大家一起发财

关
注
希望各位能在评论区留下见解和观点
多多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