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团圆丨“国家的孩子”寻亲成功后过春节:和“南方的弟弟”互寄特产,还要再回江苏老家

扬眼 2025-02-01 15:46:47

“春节前,南方的弟弟邮寄来了江苏的特产,我也给他们邮寄了内蒙古特产‘八大碗’!”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回访张计平,听他讲述找到老家和亲人之后的过年新变化。张计平感谢记者的关心,并,他们兄弟俩早早地就互寄了特产,自己寄去的是从小爱吃的内蒙古特产“八大碗”,弟弟寄来的则是江苏常州特产美食,“都好吃,各有各的特点。”

2024年3月张计平回到江苏认亲

据本报此前报道,2024年3月26日,在阔别故乡60余年后,“国家的孩子”张计平从内蒙古回到了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横山桥镇奚巷村的老家。2岁时,他在去上海的火车上走失,后被内蒙古的养父母收养。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3000多名孤儿从南方多省市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在当地群众的抚养下成长,成就了“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佳话,这些孩子被称为“国家的孩子”,张计平正是其中一员。

直到66岁时,张计平终于在警方和志愿者等各方帮助下找到自己的江苏老家。回到老家村庄后,张计平泪流不止地朝父母遗像三鞠躬:“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还能回到我的家,见到我的亲人。”两个弟弟说:“哥哥,你在外漂了60多年了,欢迎你回家!”当时,张计平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这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后要和嫂子、弟弟多来往,小辈们也要多沟通。”

目前,张计平居住在呼和浩特市,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认亲后的将近一年时间里,他和远在江苏的家人们一直有来往。他曾又回过一次江苏,“南方的弟弟”等亲人也在2024年国庆假期时,坐飞机到内蒙古看望他,并在呼和浩特游玩了几天。谈及相处的时光,他感慨道,“很好啊!他们都是我血缘的亲人们。”

尽管因为时间安排,他和“南方的弟弟”未能共度春节,但他们互寄特产、互发拜年祝福,依旧感受到了有来有往的浓浓亲情。他还打算,等到暑期孩子们放假,时间充裕了,他就带着全家人再回一趟江苏老家。他向记者描述这个计划时,能够脱口而出老家地址:“老家在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横山桥镇奚巷村,我还要回去。带着我的老伴儿,姑娘(女儿)、儿子、儿媳妇、女婿,还有外甥、孙女、孙子……一起回去看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王夕悦

校对 盛媛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