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4月1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江小聪 通讯员 胡育志/文 厦门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供图)小井盖,大民生。4月16日上午,在厦门湖里区嘉禾路的武警公寓对面,30多家井盖管理单位的技术人员围聚在马路护栏边,一场聚焦窨井盖整治的“马路课堂”正拉开帷幕——这里正在进行厦门市城市道路窨井盖整治工艺创新与实践现场观摩会,主角是304钢丝绳和防跳车跳响专用灌注胶。
“井盖异响是常见病害,因为井盖与井框之间用于减震的橡胶圈老化磨损后出现高度差导致车辆经过时发出异响,但是不同井盖尺寸不同所适配的橡胶垫圈规格不同,经常找不到适配的橡胶垫圈,车子碾几次就‘蹦出来’。”厦门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陈圳伟在采访中揭开了传统工艺的痛点,因橡胶耐候性弱,往往不到半年就需反复维修,成了养护工人的“头疼事”。
如今,“304钢丝绳+防跳车跳响专用灌注胶”组合拳让难题迎刃而解。现场工人演示全流程:先用打磨机清理凹槽内的旧橡胶残渣和铁锈,刨光后均匀涂抹防跳响胶,将304钢丝绳精准嵌入槽内,再用防跳车跳响专用灌注胶完全包裹固定。“钢丝绳有柔性,能紧密贴合凹槽,抗碾压还耐老化,2023年8月试点时单靠胶料效果不佳,加入钢丝绳后,一年半没出现下沉和异响。”陈圳伟介绍,“304钢丝绳+防跳车跳响专用灌注胶”的城市道路窨井盖整治创新工艺,由厦门市市政工程中心联合厦门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创新提出,系福建首创。
厦门市市政工程中心应急科科长柯新鹏表示,目前市管25条道路试点已验证技术可行性,未来将分步推进,全面覆盖全市103万个井盖。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