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机关工勤人员的工资标准大致分为五个档次,从最低545元到最高830元不等,普通工人基本工资为540元。具体工资还会受到地区、单位政策、职称等级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收入也包括津贴、绩效等部分。

很多人常常忽略机关里的工勤岗位。清晨第一个来、黄昏最后一个走,扫地、烧水、修电、打杂,样样都是他们的活。可他们拿多少钱?有编制吗?升职机会怎么样?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看得见干劲,看不见待遇”的群体——机关工勤人员。
什么是“工勤人员”?一句话说清楚:工勤人员不是干部,是干活的。他们在机关单位里担任后勤保障角色,比如司机、水电工、保洁、维修等岗位,不写材料、不进会议室,但一旦他们“缺位”,整个系统立马不转。
他们虽然身在体制内,却常常游离于“主角”之外,不在公务员序列,也不享受高级别职称待遇。然而,他们的工资,也有一套标准体系,而且是分档的。
工资标准表:一眼看懂“工勤人员”的工资档次下面是一份参考的工勤人员五档工资标准(按月计):
档次
工资标准(元/月)
特点说明
一级(最高)
830
技术熟练,有职称,可能是技师或高级工
二级
690
技能较强,经验丰富
三级
615
一般性工种,工作年限中等
四级
575
刚入职几年,经验积累中
五级(最低)
545
刚入职或低技能岗位
普通工人
540
没编制、不定岗,待遇更低
从这张表就能看出,工勤人员的工资跨度不大,最少545元,最多也就830元。放在今天的物价水平里,别说生活了,连租房可能都吃力。可这却是很多人赖以为生的“基本工资”。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工勤人员收入的“隐形结构”上表中的工资,是岗位工资,也叫“基础工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补贴和绩效工资,才构成他们的“实际收入”。
比如:
岗位工资:如上表所示,分等级给。津贴补贴:交通、通讯、困难补助等,具体看地区和单位。绩效工资:干得多、干得好,单位发奖金。但问题也来了——这些补贴和绩效没有统一标准! 有些单位发得多,有些一年难见一次。这就导致,同一个级别的工勤人员,在不同单位,收入可能差距翻倍。
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干这个?你可能会问:工资这么低,为啥还有人愿意干?
答案很简单:稳定。
有编制的工勤岗位,是体制内少有的“入门票”。哪怕工资低、活儿杂,只要能进,就有基本保障,不怕裁员,还有机会评职称、升岗级。
特别是在小地方,机关工勤岗位是很多家庭眼里的“铁饭碗”。哪怕一个月拿两千多(加完绩效补贴),也比外面奔波强。
一位机关老工人的自述:我做了20年,每年多50块“我从2002年进单位做后勤,一开始工资才三百多。20年干下来,现在每个月也就六百多点,逢年过节单位发点补助,算上年底奖金,一年能拿两三万块。
最难的不是工资低,而是看不到希望。干得再好,也不如办公室的一个新人。”
这就是许多工勤人员的真实写照。
他们不喊口号、不谈理想,就希望工资跟上生活节奏,孩子上学有保障,生病能报销,老了能安稳退休。仅此而已。
那未来怎么办?有没有可能涨工资?其实,这几年国家也在逐步调整工勤人员政策。有些地方开始推行**“岗位绩效化”**,根据工作内容发钱,干多干少不一样,避免“铁饭碗变死水”。
还有的地方试点**“技师晋升机制”**,如果工勤人员能考上技师、高级技师,就能拿更高工资,甚至比普通职员还高。
但这些政策落地的速度不一,有的城市快、有的单位慢。所以,对于工勤人员来说,想涨工资,一是熬资历,二是考技能。
❤️ 写在最后:向那些“最无声却最可靠”的人,致敬也许他们没有文凭,也没权力,但他们用最平凡的劳动,维持着机关的正常运转。清洁的地面、通畅的水电、暖心的服务……每一样,背后都是他们在默默付出。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制度的完善,让这些“幕后英雄”也能获得他们应得的尊重与报酬。
STrONG
[笑着哭][笑着哭]又说这么小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