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事件成为了后世无数历史小说家尤其青睐的写作题材,九子夺嫡在清朝历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此事件给康熙末年的政局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康熙一生南征北战,战绩赫赫,开创了令后人无限向往的康熙盛世,然而优秀的老爹所生出的儿子也自然差不到哪里去,由于康熙的儿子们太过优秀,导致康熙晚年在立储的问题上十分纠结。
太子胤礽被废之后,阿哥们蠢蠢欲动,纷纷结党自立,想要在争储之战中占得先机,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比人缘的,有比艺术才能的,还有比装傻充愣的,其中最为著名的则是八爷党、十四爷党、四爷党和大阿哥党,大阿哥在争储之战中因为过于急躁最先被淘汰,在康熙眼中最有竞争力也最让自己纠结的只有三个人:
TOP1:八爷胤禩
八爷党创立于康熙末年,或者还要早,掌门是八爷胤禩,门下党羽众多,满朝文武大臣大部分几乎都跟八爷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胤禩自称八贤王,为人宽厚仁慈,是各位阿哥中最像康熙皇帝的一位,康熙皇帝在早期确实考虑过八爷胤禩作为皇位继承人,然而胤禩多次耍手段让康熙深恶痛绝,先是伪造令旨诬陷太子造反,又在康熙寿辰时给康熙皇帝送了一只死鹰,康熙皇帝虽然没有声张,但是心里却十分明白这些伎俩都是八爷党所为。
而胤禩却自以为手段很高,没有被发现,也正是这种表里不一,心怀叵测的政治野心害惨了胤禩,胤禩虽然拥护者众多,但越是如此就越被康熙深恶痛绝,康熙晚年深刻意识到吏治腐败的问题,他临终前对胤禛说了实话:胤禩自以为宽厚,处处学我,却又处处不像,国家交给他,恐怕得遭殃。所以胤禩自以为聪明,却没想到正好犯了大忌,最终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全部毁于一旦,惨遭父皇淘汰。
TOP2:十四爷胤禵
胤禵虽然是胤禛的亲兄弟,但是对自己这位哥哥却并不感冒,从小他便和八哥十分要好,长大后自然就加入了八爷党的阵营,然而胤禵的野心也非常大,他虽然名义上属于八爷党,但暗中却在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当八爷党还在为笼络人心而沾沾自喜时,十四爷就已经意识到夺兵权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十四爷的军事才能突出,多次带兵平叛,可以说是康熙皇帝的左膀右臂,后来十四爷为争大将军王的兵权,与胤禛达成了政治交易。
他自以为夺得了兵权就夺得了皇位,然而没想到胤禛更胜一筹,派年羹尧牵制住了胤禵,胤禵在西北带兵时,正是九子夺嫡争夺的最激烈的时刻,康熙的突然驾崩,让阿哥党们如狼似虎,准备最后一搏,关键时刻,雍正放出了被囚禁十年的十三爷,夺得了西山锐健营和丰台大营的兵权,包围了畅春园,这才让雍正顺利即位,雍正即位后亲自加封胤祥为铁帽子王,而十四爷则晚到一步,眼睁睁的看着皇位被四哥夺走,从此之后便对雍正心怀怨恨,而康熙之所以不选择十四爷,主要是因为他度量太小,治兵尚且需要谨慎,更不要说治国了。
TOP3:四爷胤禛
胤禛如果没有邬思道的帮助,恐怕也会走很多弯路,《雍正王朝》对于雍正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十分到位,既有阴险诡谲的一面,也有大公无私的一面,既有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有一位皇帝的勤恳为公,总体来说雍正皇帝是一个干事的人,也是一个敢于担责的人,当然一般这种人都不会有太好的名声,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安逸的生活,想要干事必然就会得罪一大批人,所以雍正被人称为冷面王,这种性格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有一颗自愿做孤臣的心,不结党营私, ,当然也有不好的一面,胤禛性格太过急躁,对人较为苛刻,这种性格也曾让康熙皇帝非常担忧,不过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康熙还是选择将皇位传给雍正,而雍正也并没有辜负期望,用十三年的时间将大清王朝重新推向盛世,堪称大清第一勤政皇帝!
参考文献:《雍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