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历代演进规律与运用

相思无尽泪难干 2025-01-06 13:34:44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宝典,易经在历史的发展演进中,各有不同的表现、作用,各个不同时期的易经,也都有不同的名称,代表易经不同的时期的不同特点。

一、伏義易经是自然易,特点是无意中开智,寻找人在宇宙自然中的定位。

伏羲观天察地,不经意间、无意识的“一画开天”,分开了阴阳,立即顿悟天在上、地在下、人立天地间,随即以自我为中心,悟到四极八荒,定位东西南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人居其“中”。中国人的“中心”观念,我想伏羲己经悟到了,只是他还没有有意识地提出这个“中”的概念而已。

据此,伏羲立身天地间,以自我为中心,创立先天八卦,从此,人智开启,天地定位,人认清了人在天地四极八方中所处的位置。真是伟哉伏羲!

二、炎黄易经是实用易,特点是遵循自然而用易。易经在炎黄时期分别叫《连山》易和《归藏》易。炎帝用《连山》易,黄帝用《归藏》易,“垂衣裳而天下治”。

据考古和史料记载,上古时期曾不止一次发生大洪水,传说伏羲女娲就是大洪水过后仅存下来的两个人。为了繁衍人类,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依据天意成婚,结成夫妻,发明婚姻制度,彻底摆脱人的“神造论”,人造人、人生人的“智人”时代正式开启。

炎黄时期,炎帝黄帝应该都是精通易经智慧的高人。大洪水逐渐退去,智慧的炎帝率先发现高山率先露出水面,“山出内气,山连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炎帝首先想到高山对终日被大洪水围困的人的生存的重要性,人们可以利用高山物产采集植物果实、结网捕鱼、教人农耕以生活,采集药草以养生治病,发明农业生产以壮大部族。

炎帝重视山地,以纯艮为首设八卦,艮为山,山上山下山连山,云气出内于山,故名易为连山”,这就是炎帝时期的《连山易》,用以指导大洪水退去后人们的渔猎生活。

黄帝时期,大洪水继续消弥退却,大片陆地露出水面,水中的种子沉入陆地生根发芽,黄帝有土德,从“万物莫不归藏于地”悟出“万物土里生”的道理,认识到广袤的土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重视土地的作用,设坤卦为首,坤为地,有厚德,重排八卦之序,发明大量农具,指导当时农业生产。黄帝的妻子螺祖养蚕发明衣裳,悟出“上下”道理,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因此,黄帝时期的易经叫《归藏》易。 炎黄时期可以说是人们有意识利用易经指导渔猎农耕生活的开始。

尧舜禹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伏羲发现的“中”和“中心”理念和作用,尧定都城阳城为中心开始治理部落和部落联盟;舜首次命人测“中”,舜传位给禹的时候,就把“允厥用中”的治国道理一起传给了禹。禹利用“中”的概念结合八卦四极八荒定位,采用“疏堵”的方法开始活理洪水,铸造九鼎,以定天下,人们逐渐形成初步的天下观。尧舜禹时期,可以说是把“中”和易经结合起来运用易经易道的开始。这也为孔子后来形成“中道”“中庸”思想提供了基础。

三、西周易经是推演易,叫《周易》。西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为摆脱人生困境,获取人生自由,他将一年四季更替时间轴纳入易经八卦进行推演出涵盖时空变幻的六十四卦,从一年四季春花秋实的更替中悟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道理,自然的“应时而变”让他明白了人生也存在“时变我变”的道理,人可以从中“趋利避害”以摆脱人生困局,这让《周易》具备了“因时而变”的对未来的推演预测功能,人们可以据此作出“趋利避害”的抉择。

后来周文王的弟弟周公,又给周易做了爻辞,易经从最初伏羲的卦画丰富完善为图画文三位一体,人们更容易利用和实践。“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据说周公制礼作乐,建立宗法制度,很大程度上都是依据的《周易》。故从西周开始易经称《周易》。

四、春秋战国时期易经是“同根竞发”易、“根发”易。东周末年,王室哀微,礼乐崩坏,诸侯并起,故东周末年的很长一段时间也叫春秋战国时期或先秦时期。这段时期代表各种利益群体的知识阶层,各自站在各自不同政治立场,发表学说见解,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局面。当时比较著名的就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医家、农家等十二种之多,各家不同的学说其实就是不同的易经易道,都是易经“同根竞发”的“分支易”。各种学说的“根起”,基本都起源于《易经》,因此《易经》也被称为“大道之源”。

老子易代表是《道德经》,研究的是宇宙自然道、自然规律,老子的易经是道和德;孔子易代表是《易传》和“礼”制,研究的是人道、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秩序关系之道,提出了“一阴一阳谓之道”,“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中庸”思想,认为阴阳平衡是易经道的最高境界,孔子把“礼”看作稳定安宁的最高社会规范;墨子易代表是《墨子》,研究的是非攻墨守之道和人对自然的科技探索之道,墨子对科技的追求与探索,是最按近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可惜度后世重视不够,称其为“奇巧淫技”,有时其思想探索还被屡屡禁止,以致影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韩非的易是《韩非子》,也可叫法家易;阴阳家的学说可以说是阴阳易,研究天文和地理关系与规律;兵家易代表是《孙子兵法》,研究战争规律,主张“知己知彼”和“不战而屈人之兵”。

总之,诸子百家学说,也可以说是诸子百家的“易”,他们都是易经上开出的不同的灿烂花朵。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可以说是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一个伟大催灿的时期。

五、秦汉时期易经是“削枝强干”易。秦以“法”易削枝讲标准统一,汉以黄老易、“天人感觉”论削枝强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秦朝重视军功和法家,可以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标准化”建设的伟大艺术大师。秦朝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统一”两个字。统一六国,创建中央集权制、地方郡县制国家,秦始皇称始皇帝,“焚书坑儒”,重用法家,统一全国交通、度量衡,车同轨、人同伦,首开实行“以法治国”先河,其他各家除医家和农家外,几乎都遭到焚毁破坏。秦朝对中国建立地理上大一统国家和法制建设有贡献,但对中华文化传承,绝对说是一个“削枝”《易经》之“花”的“破坏者”,使先秦诸子百家在《易经》上开出的灿烂之花,受到了巨大摧残,是中国文化史上伤及中国文化元气的举动。

汉朝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历史朝代。初期,接受秦朝严刑刻法教训,推行“无为而治”的思想,遵循自然与民休养生息,逐步走向繁荣富强。到汉武帝时期,强大的国力使大汉君臣自信心爆棚,人民个性高扬,任豪侠气,“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汉朝人豪气胆气英雄气的象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和汉武帝建功立业的思想高度契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登上政治正统,获得“独尊”地位,诸子百家其他学说也进一步被边缘化。

汉朝的易经易学可以说是先黄老易,中“天人感应”论、后发展过渡到儒学,最终形成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一统”,“汉族”正式形成。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学侵浸易经,道学与佛学激烈碰撞斗争期。从“建安风骨”逐渐走向“玄学”。佛道思想激烈碰撞,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可见佛教当时之繁盛。佛学的繁盛,也表明儒道在这一时期的地位下降。避实务虚的魏晋“玄学”,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易经。

七、隋唐是道易、儒易、佛易并存大融合期。隋朝时短,唐朝因皇帝姓李崇道,治国科举取士用儒,安心修心用佛,可以说唐朝是“道皮儒骨佛心”。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开明、包容、大度、自信、强盛的伟大朝代,唐朝的人也以“唐人”为傲。

八、宋元时期易经是“理学”,宋元时期典型哲学是理学,理学易也是人性易。从陆九渊的“宇宙是吾心、吾心即宇宙”,到二程的“人伦者,天理也;人伦即天理”,再到朱熹的典型口号“存天理,灭人欲”。宋朝理学走过了从心感悟宇宙、人心感悟人伦、即物穷理到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可以说是宋人对易经易理探索开始进入人的心理、伦理和人欲人性之中。

九、明朝易经是“心学”。“心学”的代表是王阳明,认为“格物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人修心修行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十、清朝的易经是“义理、考据和辞章”。义理、考据、辞章是以“道”为核心,以义理去解析道,以考证去论证道,以文辞去表现道,从内容与形式考虑,己经使人钻进了故纸堆里,己严重偏离了“易经道实”的根本。清朝这种失去“易经道体”的研究,实际上也是《易经》虚空化的体现。

十一、“五、四”运动以来,易学讲究经世致用,形式是“先破后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大破大立中寻找道家遵循自然规律的方法,寻找儒家社会人伦规范秩序,寻找法家国家治理之道,寻找西方科学追索求证方法,以适应全球化发展新趋势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易道大观,易道至简,易道有用。易经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不同时期都用易,对中国政治、军事、历史、文化和社会传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