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农村自酿酒“失宠”,咋回事?以前,农村自酿酒那可是家家户户都爱。干完一天农活,喝上一杯自酿的酒,浑身的累都没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更是少不了它,自酿酒里藏着浓浓的乡情和邻里间的感情。可现在呢,这曾经的“心头好”却被很多人嫌弃,这是为啥?今天咱就来好好说一说。

中国酿酒的历史特别长,从很早很早模仿大自然酿酒,到后来真正开始人工酿酒,技术越来越好。农村自酿酒一直都很重要,像甘肃陇南成县黄陈镇下五郎村,水烧酒酿造技术都传了五代了。

过去,农村条件不太好,瓶装酒贵,自酿酒成本低,价格便宜,大家都爱喝。而且自酿酒用的都是自家种的粮食,像高粱、小麦这些,纯粮食酿造,没有乱七八糟的添加剂,喝起来味道好,酒香特别浓。
家里来了客人,主人拿出自酿的酒,那是特别有诚意。大家坐在一起,喝酒聊天,气氛特别好。

自酿酒还有文化意义,很多少数民族的习俗里,酒都很重要。比如土家族的咂酒,传说明代就有了,士兵出征,百姓在路边摆酒,士兵吸一口就能出发。以前还有诗人写诗记录这个习俗呢。

不受待见,自酿酒到底咋了?
现在,自酿酒不那么受欢迎了,原因有好几个。
管得严了,自酿酒不好弄了社会发展了,对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越来越高,酿酒行业也管得更严了。以前自酿酒自己喝或者在亲戚朋友间送送,管得松。现在不一样,从酿酒的地方,到用的原料,再到酿酒的过程,都得符合卫生和质量标准。这对很多农村家庭来说,太难了。

酿酒的地方破破烂烂,又没有专业设备和技术,根本达不到标准。为了不出现安全问题,很多人就不自己酿酒了,或者去买正规的酒。有些私自酿酒的小作坊,卫生条件差,酒糟还污染空气,管得严了,他们就干不下去了。

现在大家越来越注意健康,自酿酒在这方面就不行了。自酿酒技术不精确,设备也不专业,酒精度容易太高,还可能有杂质,对身体不好。
有些农村自酿酒酿造过程不严格,发酵、糖化控制不好,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像甲醇。甲醇对人体危害很大,喝多了会头疼、恶心、呕吐,严重的还会失明、丢命。

虽说用谷物酿酒,一般甲醇不会超标,但要是用红薯、木薯这些原料,就可能出问题。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大家就更愿意选可靠的商业酒了。
市场太乱,自酿酒信誉没了白酒市场竞争很激烈,农村自酿酒为了卖出去,很多都卖得便宜。这就导致一些坏商家为了省钱,在原料上动手脚。有的用发霉的粮食酿酒,更过分的直接用酒精勾兑,拿假酒当好酒卖。

这些假酒、劣质酒味道差,还对身体有害,喝了身体不舒服,甚至会生病。消费者喝到这样的自酿酒,就不再相信它了。
以前卖自酿酒没什么规矩,现在相关部门对食品行业查得严,卖东西得有经营许可证等证件,做食品生意的人还得体检合格。很多习惯传统酿酒的老人觉得太麻烦,还怕被罚款,就不卖了,自酿酒在市场上越来越少见。

现在生活方式变了,也影响了自酿酒。农村人大量往城市跑,农村人口少了,社会结构也变了,自酿酒文化受影响。
年轻人喜欢时尚、多样的东西,市场上包装好看、品牌多的酒更吸引他们,自酿酒在他们眼里成了“老土”的东西,不再依赖自酿酒。以前大家一起酿酒、喝酒的热闹场景,在很多地方都看不到了。

虽说现在农村自酿酒遇到很多问题,但酿酒的传统还在。有些农村家庭还在坚持自己酿酒,而且更注意质量和卫生。
有些农村还出现了专业酒坊,有专业设备和技术,酿出来的酒符合标准,不仅在当地受欢迎,还成了特色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

像甘肃陇南成县黄陈镇下五郎村,保留老办法酿酒,又引进现代技术,扩大生产,把酒卖出去,效果还不错。
农村自酿酒从很受欢迎到现在被嫌弃,是社会发展、市场变化、健康意识提高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自酿酒要是还想让大家喜欢,就得保证品质和安全,跟上时代发展,做出改变。它是慢慢消失,还是能重新火起来,咱们就等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