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之子和薄一波外孙女缔结婚姻,刘源证婚:我们要感谢一个人

谈史小书生 2023-11-25 11:50:13

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1970年,李讷来到江西干校,期间,她与一位姓徐的青年相恋并结婚,1972年,儿子徐小宁出生。他是李讷唯一的儿子,也是毛主席第三代后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李讷的第一段婚姻最终因两人三观不合而选择了离婚。随后,李讷便带着儿子徐小宁回到了北京。为了不让父亲担心,尽管生活艰难,李讷倔强地没有找家人帮忙,而是独自带着儿子生活。

直到儿子两岁多,李讷才带他来到了中南海看望毛主席。不过,小小年纪的他对此并没有什么记忆,他只记得母亲带自己去见了一位很和蔼的老人,自己还叫了他“外公”。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李讷深受打击,伤心不已。小小年纪的徐小宁开始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

得知李讷的处境不好后,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和儿子刘源给了她们不少照顾。毛主席曾经的卫士长李银桥在得知李讷的艰难处境后,也立即前往看望。

李银桥从小看着李讷长大,他早已把李讷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毛主席还曾经嘱咐过自己说:“以后我不在了,你也要管她们(李敏和李讷),替我照顾好她们。”

因此,当李银桥夫妇打听到了李讷的消息后,便马不停蹄去看望李讷。虽然多年未见,但李讷还是一眼便认出了李银桥夫妇,她高兴地喊道:“银桥叔叔,小韩阿姨。”

随后,他们坐在一起聊了起来,很是开心。韩桂馨很关心李讷的身体情况,叮嘱她要好好养病,注意健康。告别时,大家都很不舍。

1979年,李银桥夫妇被调回北京工作。此后,他们便经常去看望李讷,还邀请她来家里做客。

李讷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还要操持家务、赚钱养家,回家后也没有一个说话的人。李银桥越想越心疼。他便萌生了给李讷介绍对象的想法。

当时,正好李银桥曾经的战友王景清来北京出差,前来拜访他。王景清根正苗红,13岁便参加了革命,李银桥对他是知根知底的。而且,早在多年前他便已经离了婚,并一直没有再娶。

虽然他年龄比李讷大了些,但当兵的,身体素质依然很好,他的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不需要怎么操心了。

李银桥夫妇认为王景清和李讷很合适,李银桥便先问了问王景清的态度,并向他介绍了一下李讷的情况。

在得知王景清的肯定态度后,李银桥夫妇又来询问李讷的意愿。李讷听后,也认为可以接触了解了解。

就这样,在李银桥夫妇的介绍下,两人在1984年结了婚,婚礼很是低调,只邀请了叶子龙夫妇、李银桥夫妇和中央办公厅的几位领导。

在大家的见证和祝福下,李讷的王景清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并相伴携手走过了30多年。

婚后,王景清承担起了家里的所有家务活,李讷不仅在身体上轻松了许多,心情也好了很多。12岁时,李讷的儿子徐小宁也改名为王效芝,跟王景清姓。

在李讷重新组建家庭后,王效芝也终于感受到了缺失多年的父爱,在父母的教育下,他成长为了一个低调、稳重的人。

上学期间,王效芝从不提及自己的身份,更不曾说过毛主席是自己的外公,他身边的同学、老师都不知情。大家只当他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

1990年亚运会期间,王效芝跟同学来到亚运村做志愿者。在这里,王效芝努力工作,不曾有一句抱怨,除了将自己的工作完成外,他还经常帮助同学解决问题。他的努力付出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同时也受到了一名资深记者的注意。

在对王效芝进行采访时,这名记者才意外得知他居然是毛主席的亲外孙。后来,一张《毛主席外孙在亚运村》的照片登报发表后,人们才第一次知道了王效芝这个名字。

报道中是这样描述王效芝的:

在运动员公寓10号楼里,有一个默默无闻,但威信很高的服务员,他就是毛泽东的外孙王效芝。18岁的王效芝是北京市外事旅游职业学校的学生,自1990年5月份起由学校组织和同学们一道到亚运村服务以来,他就一直在10号楼里任副领班。虽然是毛泽东的外孙,但在工作中,他却从不搞特殊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任劳任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同学和运动员的赞扬。

有关王效芝的消息一经报道就立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许多企业都向他发来了职位邀请。王效芝全都婉拒了,因为他一直记着母亲的教导:“绝不能够用毛主席的名义获得任何特权”。

毕业后,王效芝进入了一家饭店工作,他的工作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肯定。然而,两年后,就在他的事业一路上升之际,王效芝却提出了辞职。因为他已经决定下海经商了。

当时,他在陪父母前往深圳回来后下定了下海经商的决心。改革开放后,深圳是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这里一片生机勃勃,深深地吸引了王效芝。

王效芝下海后,也经历过被骗、失败,但最终,他还是挺了过来,并逐渐有了自己的事业。就算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从没有打着毛主席的旗号寻求帮助。

王效芝的事业干得风生水起之际,家里的长辈也开始着急起了他的婚事。王光美还交代自己的儿子刘源要为王效芝留意留意合适的姑娘。

很快,刘源便为王效芝介绍了一位名叫王伟的姑娘,她的家庭也是个“根正苗红”的革命家庭,都是“红三代”,她的外公就是薄一波。

在刘源的介绍下,王效芝和王伟便认识了,相似的身份也让两人有了不少共同话题,在日后的相处中,他们也聊得很愉快,两人的感情也日渐升温。

很快,王效芝和王伟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礼当天,刘源为两人证婚,并在讲话中郑重说道:“这对新人和我们今人,能够有这样美好的幸福生活,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毛主席。……我们今人,必须力保先辈的成功……”

此后,王效芝除了忙工作外,他将剩余的时间全都用在了陪伴家庭上,将自己童年缺失的父爱全都给了自己的孩子。虽然宠爱孩子,但王效芝同样秉持毛家家风,绝不溺爱孩子。他向孩子讲述毛主席的故事,并告诉他们“不要总把毛主席挂在嘴边吓唬人,做人要低调。”

为了纪念毛主席,王效芝每年都会带着家人回到韶山,回到外公生活过的地方,让自己的孩子们同样铭记历史,铭记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 阅读:366

谈史小书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