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之前反复说过,《雍正王朝》是一部主创人员耗费了很多心思而创作的电视剧,电视剧中的几乎没有多余的镜头和对白。任何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都可以从中推导出全新的内容。
鉴于此,称《雍正王朝》是中国历史剧的巅峰,一点也不为过。
今天,咱们来盘点一下剧中有哪些看似冷门,实则非常值得推敲的“细节”吧。
细节一、李德全为什么硬要阻止康熙翻牌子
话说康熙在热河围猎期间,无意中知道了八阿哥暗中坑害太的勾当,加之此前太子纵容手下的人操纵刑部、草菅人命、制造冤案的荒唐行径,这一切都令康熙内心无比郁闷,可谓心力交瘁。
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康熙只好一边喝鹿血、一边翻牌子。
就在康熙准备将从右边数第三个牌子翻开的时候,站在一旁的李德全突然叫住了康熙,以担心康熙身体为由,坚决不希望康熙翻那个牌子。
乍一看,李德全替康熙的身体着想,劝阻一下康熙,这个没什么毛病啊?
可是如果我们结合这个片段的前后剧情,也许能够发现一些全新的细节。
就在康熙准备翻牌子之际,太子和康熙的妃子郑春华正在私会。
而且,康熙被李德全一通劝阻,打消了翻牌子的念头后,转而带着图里琛、德楞泰两人去外面遛弯,好巧不巧,正好撞见太子和郑春华在一起。
根据此时德楞泰和图里琛的表现,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图里琛和德楞泰应该是早就知道太子和郑春华私下交往的秘密。
如果连他俩都知道的话,那么作为后宫大总管太监的李德全,更应该对这档子事了如指掌,只不过因为害怕引得康熙雷霆震怒以及事后太子打击报复,李德全一直佯装不知。
那么,咱们再回到康熙翻牌子的那个情节。
我们不妨这样设想一下,如果李德全当真是替康熙着想的话,在康熙有翻牌子的念头之前,就应该及时劝阻,何以会趁着康熙正在兴头之际,打扰了康熙的兴致呢?
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想来想去,或许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得通:那些牌子在呈送给康熙之际,李德全忽然得知,下面的人一不小心把郑春华的牌子也给放了进去,而这会郑春华的下落,李德全也心知肚明。
万一康熙真的翻到了郑春华,而郑春华因为在陪太子,李德全就不得不去太子那边把郑春华带过来。如此一来,李德全将完全夹杂在康熙、太子和郑春华三人之间,进退两难,而且稍有不慎,太子和郑春华那档子丑事,就会经他这边透露给康熙。
想想那将会是什么后果吧?
原本就被太子的奇葩表现折腾得身心疲惫的康熙、此刻如果再发现太子和郑春华还有不伦交往,那必定当场气得就炸了毛,到时候,在中间受尽夹板气的李德全也难逃干系。
因此,在这个紧急时刻,李德全再也顾不了那么多,直接劝阻住康熙不要翻牌子。
有道是“夜路走多了,早晚遇见鬼”,太子和郑春华的这档子事虽然最终被康熙发现,但是由于李德全提前将自己置身事外,所以避免了自己被卷入这场大的风波当中。
二、蒙古王公会见年羹尧意欲何为?
在电视剧中,还有这样一个细节,同样耐人寻味。
就在雍正下决心,准备拿下年羹尧的西北大将军职位之前,特意让十三阿哥进行了一番周密的布局,诸如将年羹尧安插在西北行营中的亲信全部撤换、安排岳钟琪前去接替大将军官位等等。
就在这一切正在发生的时候,年羹尧在干什么呢?
只见他正应蒙古王公的邀请,在蒙古草原上喝着美酒、色眯眯地打量着蒙古王公精心为他挑选的几个蒙古美女。
蒙古王公安排的美酒+美女套餐,让年羹尧流连忘返,全然忽略了自己的西北大将军行辕已经被其他人霸占了。
那么,我们不禁产生一个疑问,蒙古王公为年羹尧安排的这一切,当真是他无心操作吗?还是说,这本就是雍正为了拿下年羹尧,而安排的行动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想来想去,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一点。
试想年羹尧在西北经营了那么长时间,再加上不久前又立下了重大的军功,他在西北的势力和影响力早已经根深蒂固,如果不采取这种调虎离山的计策,雍正显然是无法在年羹尧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一连串的人事布局。
正是雍正授意那个蒙古王公,让他投年羹尧之所好,假借邀请年羹尧参加会谈,并献上美酒、美女,令年羹尧忘乎所以,才有了图里琛在西北军中大显身手的机会。
最终,成了光杆司令的年羹尧不得不接受雍正的安排,灰溜溜地离开西北军营,从此开启了他一步步走向覆亡的毁灭之路。
え昇鈈漨嵵え
胤䄉还得给年羹尧拉马头琴呢[笑着哭]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甚至不惜派出十阿哥去拉马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