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张先生在车展上看着小米的展台,心中盘算着这辆说是“科技爱好者最爱”的SU7值不值得入手。
销售顾问热情地介绍道:“虽然我们现在每辆车亏损4.5万元,但这反而是你入手的好时机,未来潜力很大!”小米汽车的故事,就这样在张先生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种子。
亏损与收窄趋势小米每卖一辆车亏4.5万元,这数字听上去有点惊人吧?
不过从全年的财报来看,亏损正在慢慢收窄。
卖个车就亏这么多,那什么时候才能盈利呢?
从数据上看,2024年整个财政年度,小米交付了13.69万辆车。
每辆车亏损的幅度并不均匀,从第二季度的6.6万元到第四季度的1万元,明显在下降。
这说明,小米在扩大产能和改善生产效率上确实下了功夫。
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企业来说,初期的投入是很大一块亏损因素,包括技术研发和生产线的建设等。
如果不考虑这些一次性的投入,小米的运营亏损其实没有那么大。
这些值得思考的数字,也为小米未来的盈利增添了一份希望。
销售结构与用户分析让我们来看看小米汽车的销售情况吧。
张先生就是在看展的时候被800V架构和超长续航吸引的。
SU7有几个版本,顶配的Max版占了销售的40%-43%。
最便宜的标准版和Pro版则平均占到各自的市场份额。
最开始的半年,Max版几乎占据了大半市场,但更多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尤其是在下半年涌入市场,选择了其他版本。
有趣的是,购买小米车的人群多是年轻的科技爱好者,他们在互联网上活跃,喜欢尝试新的科技产品。
调查显示,这个群体年龄大多在25到35岁之间,男性居多。
不同的区域市场——比如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对高端配置的喜好更高。
而一二线的白领,以及三线城市的职场新人,则更加追求性价比。
盈利的转折点和关键因素盈利的关键是什么?
小米的销售数据给我们透露了不少信息。
要实现盈利,小米需要在单季度交付超过8.5万辆车,并将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
第一季度预计要交付7万辆,而第二季度要冲击10万辆的目标。
除了交付量的提升,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产品结构的升级。
小米计划推出价格更高的性能超跑SU7 Ultra,提高平均车价。
同时,2025年将有新车型YU7上市,增加月均销量。
有了这些“增量”,小米汽车的盈利前景似乎就在眼前。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当然,挑战也不少。
现在小米的年产能约40万辆,按照2025年35万辆的交付目标,已经很接近最大产能了。
如果供应链波动,小米可能会面临“欠车王”的窘境。
技术方面,消费者对华为等品牌的智能驾驶更新颇感兴趣,因此小米必须在技术上不断进步。
政策方面也是一个变数,2026年以后新能源补贴可能会取消,这对销量和利润都可能产生影响。
但就目前来看,小米在成本控制以及产品策略上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小米汽车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辆车的亏损与盈利,也是一场关于未来市场布局的博弈。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何在这样的变局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同样需要一双慧眼。
或许,真相就藏在不断变化的数据背后。
每一次选择,可能都是下一次风口的起点。
小米汽车的旅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它可能在未来几年带来新的惊喜和启示。
希望你和我,都能成为这场变革的见证者。
鸿蒙NEXT尝鲜用户
装逼一时爽,事故火葬场!某粗粮汽车15天内3起事故,6死!其中3个司乘,3个无辜路人!当不靠谱厂家生产不靠谱汽车卖给不靠谱车主,三不靠谱凑一起时,一切皆有可能!我以前分析过,粗粮汽车的主要用户(非全部)是以下5类人:杀马特,黄毛,屌丝,街溜子,网红!他(她)们最大的特质就是不靠谱!大家可以观察认识的粗粮汽车车主,看看我分析的对不对!(有网友说,这几类人没钱,买不起粗粮汽车!拜托多动点脑子!现在有几个年轻人是自己的钱买车的!父母或对象有钱就能买!还可以贷款!)大家在路上看到粗粮汽车,一定要躲远一点,可以保命,活的久一点!不要感谢我!我是活雷锋!只想着救人命!
666
信你那个脑子都有问题
雾雾
买水军钱太多了,也管营销成本的,亏本生意谁干?真以后自己捡漏买车?
用户10xxx62
信你个鬼,建议税务调查小米汽车,是不是故意这么宣传,方便偷税,如果不亏钱,那更是虚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