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育有6个孩子,住着豪华大平层,享受着72岁婆婆的全程陪护,如今又迎来第7胎。
当她带着红包、鲜花和蛋糕,满怀欣喜地向婆婆报喜时,婆婆却落下了眼泪。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家庭故事?
说起这位安徽宝妈的家庭条件,简直让人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光是看她家那气派的装修,就知道这绝对是个富裕家庭没跑了。
洗手间都装修得跟五星级酒店似的,更别提其他地方了。
住的还是豪华大平层,这在当下房价高企的年代,可不是一般人能住得起的。
这样优渥的生活条件,也给了这位82年出生的女主人足够的底气继续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虽然今年已经44岁,可她依然雄心勃勃地准备着第七个宝宝的到来。
在她看来,验孕棒上的两条杠,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一块钱能算什么大事?"她笑嘻嘻地拿着验孕棒,满脸都是藏不住的喜悦。
看她那开心劲儿,简直比中了彩票还兴奋。
不过也是,在她的观念里,生孩子就等于在生人民币呢。
这想法可把不少网友都给惊到了。
要知道她已经有了四个女儿两个儿子,最大的女儿都23岁了,马上就要大学毕业谈恋爱了。
这么大的年龄差距,放在一般人家里怕是想都不敢想。
可她倒好,一边在为大女儿即将步入社会感到开心,一边又悄咪咪地准备着自己的备孕计划。
在她的世界里,似乎永远都不会觉得孩子太多。
她还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奉劝大家:"能生就赶紧生,不生将来肯定会后悔的!"
这番话说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仿佛多生孩子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不过网友们可不买她的账,纷纷吐槽:"你家有人帮带,说得倒轻巧。"
"山区那么多人生那么多,结果孩子们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这样的后果谁来承担?"
面对这些质疑声,她却是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
在她看来,只要身体各项机能都正常,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甚至她还放出豪言,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第八个孩子也是可以考虑的。
这样的想法,着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但或许,正是因为家里有一位任劳任怨的婆婆在后面默默付出,才给了她如此大的勇气和底气吧。
说起这个家庭最令人心疼的,莫过于那位72岁的婆婆了。
从老大到老六,六个孩子都是婆婆一手带大的。
这哪里是带孙子,简直就是在打持久战啊!
要知道,带一个孩子就够累的了,更何况是同时照看好几个。
可婆婆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从未说过一个"不"字。
这样超负荷的付出,终究还是让婆婆的身体亮起了红灯。
就在某一天照看孩子的时候,婆婆突然晕倒在地。
当时可把儿媳妇吓坏了,看到婆婆满头满脸是血的样子,她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手抖得厉害,却还是死死握住电话,拼命拨打120。
一边打电话一边喊着婆婆,生怕老人家一闭眼就再也醒不过来。
那一刻,恐怕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平日里有多么依赖这位老人家。
所幸最后有惊无险,婆婆被及时送医抢救了回来。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婆婆身体刚一恢复,就又继续帮忙带起了孩子。
这样的婆婆,说她是"超人"都不为过。
可现在倒好,本以为带完老六就能歇歇了,没成想老七又要来了。
就在婆婆72岁生日这天,儿媳妇和儿子特意拿着鲜花、蛋糕和红包来给婆婆庆生。
一进门就看到婆婆坐在沙发上,而公公则躲在墙后偷偷观望着这一幕。
起初婆婆看到儿媳妇送的花,还笑得合不拢嘴。
可当看到那个红包的时候,婆婆的表情瞬间就变了。
或许是多年的经验告诉她,这红包里装的不只是钱,还有什么"惊喜"在等着她。
果不其然,当儿媳妇开始说起这25年来的点点滴滴时,婆婆的眼泪就再也止不住了。
听着儿媳妇说老六多么乖巧,说婆婆一个人带三个孩子都不成问题。
婆婆的心里恐怕已经猜到了几分。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儿媳妇最后会说出"再生两个"这样的话来。
那一刻,婆婆的表情里哪还有半分喜悦可言?
这个年纪本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老人家,却还要继续承担起照看孙辈的重担。
这样的处境,又有谁能真正体会到她的辛酸?
这个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很多网友都被72岁婆婆的遭遇戳中了泪点。
"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没日没夜地照顾娃,真是既心酸又伟大。"
确实,在当今社会,像这样的老人真的不在少数。
他们本该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却不得不继续承担起抚育下一代的重任。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位44岁的准妈妈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她一心沉浸在即将迎来第七个孩子的喜悦中。
甚至放言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第八个孩子也在计划之中。
但高龄产妇的风险,真的是有钱就能轻易化解的吗?
医学专家普遍认为,高龄产妇面临着更多的妊娠风险。
包括妊娠糖尿病、高血压、胎儿染色体异常等问题的发生率都会明显升高。
更何况是在生育了六胎之后的第七胎。
这不仅是对母体的极大考验,也可能给未出生的婴儿带来潜在风险。
而且,把照看孩子的重担全部推给年迈的婆婆,这样的育儿模式真的健康吗?
有网友就直言不讳地说:"是有人帮你带,所以说得轻巧。"
"山区里那些生了很多孩子的家庭,孩子们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满足。"
这些质疑声,道出了当前社会育儿难题的一个缩影。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很多家庭确实萌生了继续生育的想法。
但育儿成本高企、托育资源紧缺等现实问题,却让很多年轻父母望而却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依赖老人带娃,似乎成了很多家庭的无奈选择。
可是,这种依赖迟早会走到尽头。
毕竟,老人的体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就像这位婆婆,已经因为照看孙子而出现过身体不适的情况。
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所有人警醒的信号吗?
生育是家庭的喜事,但也应当建立在尊重身体、尊重长辈的基础之上。
当72岁的婆婆流下眼泪时,或许我们都该停下来思考:在追求理想家庭规模的是否也要为爱我们的人留下一份体谅?
用户10xxx39
穷人生出来的孩子就是为富人打工的,穷人要想越过阶层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