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DEEPSEEK的兴起和免费使用,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各种AI大模型产生的文字、图画以及视频作品的版权到底属于谁?另外就是这些AI大模型产生的作品肯定有模仿甚至直接“借鉴”拿来用的部分,这种侵权行为如何界定?
周末和朋友在一起吃饭时讨论起了AI大模型是不是很快就能代替设计师的人工设计,最后的争论却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如何在AI作品中的界定问题,到最后请律师朋友加入讨论,也感觉比较困难。
好的AI大模型的训练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对现存的庞大的知识库进行学习吸收,进而"思考"并根据要求做出作品。这个“思考”是模拟人的思维方式,从训练过的知识库中提取记忆生成作品。但是我们很难判定AI是对以往训练用知识的“升华”还是直接“借鉴“,所以我们也就无法确定这个作品是否侵权他人的作品。比如说,我们在学习绘画的几十年中曾经看到过某一个作品,虽然我们已经忘记了看过这个作品,但是即使我们潜意识的重绘了这幅作品,甚至自认为是梦中构思了作品并完成了这幅作品,虽然会有小部分和原作品不同,但以现在的法律,这幅作品肯定是侵权的。
对于AI大模型,它设计出一幅作品,我们怎么判断它是不是侵权就很难,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思考”过程。如果我们把这个作品用于商用,肯定是有风险的。如果我们需要把它可能涉及到素材全部列出来人工判断是否侵权,那就费时费力又失去了AI的初衷。
对于文字的作品,我们可以采用查重软件来检查AI作品的原创度,但是对于绘画和视频就很难查重了,运算量太过庞大了。
要确保AI生成的文字、图画和视频不侵权,我认为需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合法授权数据,首先需要确保训练数据已获得授权或来自公共领域,优先使用明确允许商业用途的开源数据集。实际上这个操作是很难的,特别是对于开源的AI大模型,例如DEEPSEEK,购买数量庞大的版权需要巨额资金,一般的公司都承受不起。
2、应该鼓励人工创作,生成具有原创性的内容,降低侵权风险。实际上AI大模型再智能,还是建立在对前人知识的学习上,要想达到人类的创造性思维,短期内还是不现实的,所以现在的AI大模型更适用于重复性的工作。
3、看到一些平台上要求注明“使用AI生成”,以规避可能的法律风险。但我个人认为仅凭声明不足以规避作于用于商用的风险。对于商用作品,还是应该是人工创作为主,避免侵权纠纷。
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