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需要太努力,爱需要更智慧。
无论是平时聊天,还是咨询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实在搞不懂现在的孩子是怎么想的。”
当然,我们可以用“代沟”来解释,但认真思考一下,真不全是“代沟”的惹的祸。
从心理学意义来看,我们之所以搞不懂孩子,是我们的眼睛没有真正看见孩子。
真正地看见孩子,是看见真实的孩子。真实的孩子不仅仅是眼前这个孩子,那只是他的肉身,还包括他的思想,他的感受,他的期待,他的需要。
今天,我们重点谈谈什么是真正地“看见”孩子?
看见孩子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看见孩子的行为。
日常生活中,你眼睛里看到孩子的身高,模样,行为,表情。
比如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每天照镜子时间长,爱打扮;孩子考试,数学不及格;整天抱着手机不丢……父母看见这些,只是看到了孩子表面上的行为,而不是真正的看见孩子。
80%的父母停留在这一层。也是父母经常跟人诉苦最多的方面。
第二层:看见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父母能够通过孩子的外在表现,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当父母到了这一个层里面,相对比较能理解孩子一些了,父母就能孩子共情了。
比如,孩子节食,是因为怕被不被接纳吗?摔门是因为他想表达内心的不满吗?他用手机那么久是身边没有让他感兴趣的事和人吗?
到了这一层,父母会透过孩子行为,去思考孩子那一刻想表达什么样的感受。
假如家长看到孩子的行为,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时,也能够放下自己的揣测,跟孩子确认他的感受和想法的时候,孩子内心的大门就会打开。
所以,我们能够接纳孩子的情绪,认同孩子的感受,才是看见的开始。
第三层叫做孩子的需求层。
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感受后,会进一步看到了孩子内心的需求。
举个例子:孩子说每到考试就胃疼,如果爸妈只看到症状,会带孩子去看医生,做检查。若没查出毛病,爸妈就会催着他上学,有的爸妈虽然嘴上不说,内心里想:这孩子是在逃避困难吧。这么想,是家长没有看到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更别说看到孩子的深层次需求。
当父母能透过孩子的身体不适——肚子疼,胃疼,甚至头晕恶心,这些外显出的症状,看到孩子的心理需求,会去思考: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吗?感受是什么?他的期待是什么?他内心的需要是什么?
所以,当父母能够真正看到孩子行为表象背后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时,才更深入地看到了孩子:孩子叛逆是在寻求自我掌控感;孩子回避其实是渴望建立情感上的链接;反复重复同一个行为是在寻求安全感;依赖电子产品是渴望陪伴;拖延是因为害怕面对失败。
第四层叫做生命层。
什么是生命层?就是我们的孩子不是我们的孩子,他们只是借由我们的身体而来的一个生命独立体。
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没有把打孩子被列入法律范畴。现在很多国家,如果孩子在家被父母打骂,邻居也会报警,警察会根据孩子的受伤程度,甚至剥夺父母的监护权。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意识到: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特的。
当我们能够看到孩子独一无二的生命的时候,我们就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因为那是关于他的一切,并且信任他有向上成长的能力。当生命被看见被尊重,折服在生命内核里的动力,热情、渴望、兴趣,就全部被激发了出来。孩子能够发展出强烈的归属感、存在感和安全感。
最后以一个例子说明看见的四个层次。
孩子放学回家很不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为啥别人都能考90分,我却只考了80分?”
处在看见的第一层的妈妈,只看见孩子的分数,会有以下几种回应方式:
批评指责型:那你还不问问自己咋考得这么少?
讽刺挖苦型:整天捧着手机,能考这点分,已经不错了。
虚伪鼓励型:80分也不错呀,妈妈知道你很聪明,也是最棒的,这次只是没有发挥好,下次你一定能考好。
讲道理型:说明你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啊,你要先把基础扎实了。
处于第二层的妈妈正确的回应方式:
“你看到成绩不如同桌好,心里有些失落有些难过,还有些不甘心,是吗?”
处于第三层的妈妈回应孩子的需求:
“你希望(或期待)自己的分数比这个更高。”
处于第四次的妈妈回应的生命状态:
“你是个有目标有梦想的孩子。”
看见是尊重的基础,是亲子关系的起点。有好的亲子关系,一切教育才有意义。
看见孩子,您在第几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