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资讯!

编辑:冀时娱乐圈5
尘封已久的旧日影像,在这个阳光温暖的春日重新在人们心中浮现。一位曾红极一时的老戏骨悄然离世,让无数影迷沉浸在对她的怀念之中。

是啊,高英啊。她就像一阵春风,轻轻拂过众人的心田,带来满怀温情的影像。泪眼婆娑间,人们仿佛又看到那个年轻英姿飒爽的她,在荧幕上洒脱嬉笑、妩媚动人。

80年代,正值高英演艺生涯的巅峰时期。那会儿,电视机才刚刚走进千家万户,每逢晚上,稀缺的节目就成了全家人期盼已久的盛宴。而每当高英出现在荧屏上时,无不引来一阵阵惊呼和赞叹。

谁能不爱那双明亮而大气的眼睛,就像两汪春水,动人心魄;还有那让人难以移开视线的侧面剪影,优雅沉静中透着几分英姿。更不用说那股子浑然天成的舞台气质,把一个普通女性的柔情蜜意演绎得活灵活现。

如果硬要评选20世纪最撩人心魄的美女,高英定能名列前茅。即便照镜子时,那些笑靥如花的表情早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成平静的律动,她依旧是最可爱的那一个。

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年代,人们对电视剧的向往无异于精神上的一次次放纵。每每高英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上,整座城市似乎都沉浸在她演绎出的情节中,久久难以自拔。

比如在《她俩和他俩》中,扮演了一位富家千金,被安排包办婚姻。渺小的她显然难以抗拒命运的安排,执拗的叛逆换来的只是更深的无助。高英用细腻的表情和内敛的肢体语言,生动展现了人物在逆境中挣扎的曲折心路。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对命运的无奈和彷徨。

又如在《燕归来》里,她化身一位怀了孕的年轻媳妇,与单亲公公的矛盾渐渐化解为亲情。一双会唱歌的眼睛,在歌声中饱含着对生活的期许;眉宇间充满了女性应有的温婉与坚韧。看着看着,连观众也被她演活了。

南京著名演员高英于3月22日在南京病逝,享年69岁。这位上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的当红女星,给无数影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高英出身寻常,父亲是部队军人,母亲是家庭主妇。由于父亲的普通话说得一口纯正,高英自小耳濡目染,普通话发音标准,这为她后来从事表演事业奠定了基础。

1975年,高英从南京港务管理处的一名普通车工,一跃成为江苏省话剧团的学员。接受严格的表演训练后,高英在1978年出演了轻喜剧电影《她俩和他俩》,一人分饰两个角色,表现出色,一炮而红。

此后,高英接连主演了多部风靡一时的影视剧,如《等到满山红叶时》《燕归来》《多情的帽子》等,成为当时最闪耀的女演员之一。她出众的外形和内在的纯朴气质深受观众喜爱。

虽然多家影视公司都想聘请高英,但她始终心存感恩,坚持留在江苏省话剧团,并最终出任该团的团长。在任内,她将主演的机会给年轻演员,专注于培养新人,为江苏话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9年退休后,高英担任江苏省朗诵协会会长,在台上活跃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高英的丈夫是南京鼓楼医院的一名副院长,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她的事业。

高英红极一时的光辉岁月,离不开丈夫在家庭与事业两端的全力支持。当时,她常常长期在外拍摄影视剧,孩子和家务全部操持在丈夫身上。丈夫不仅精心料理家务,还会助她分析角色、查阅资料,成为高英最坚实的后盾。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英,退休后虽然活跃在文艺舞台,依旧过着忙碌的生活,丈夫都在时刻照应着她的身体状况。可以说,没有丈夫的全力支持,就没有当年风光无限的高英。

高英的离世,让曾与她合作过的同行们无不哀悼。著名演员马军勤就通过高英曾在鼓楼医院住过院,高英还特意去探望她。高英也时常帮助身边的朋友解决就医的困难。

回顾高英的一生,她始终满怀谦逊和感恩之心。在家人和朋友们眼中,她永远是那个和蔼可亲的邻家女孩。

高英红极一时的辉煌成就,凝结了艺术家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也凝聚了亲朋好友的真挚守护与无私支持。她用平凡的一生,演绎了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也不知是不是受了在银幕前的锻炼,即便到了暮年,高英依旧保持着昔日的活力。只是那张熟悉的面孔上多了些岁月的痕迹,而眼波流转间,却更多了一份沉稳和睿智。

是啊,时光飞逝,年华老去。当陆续离世的消息传来,老一辈戏骨的离世不啻于一盏昏黄夜灯的熄灭。但正如这位曾引无数人为之着迷的老戏骨在晚年所说:"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缩影地再现着那些美好的事物。"

是啊,光阴的故事里,美好永存。高英已经悄然谢幕,但她留下的精彩剧作和传世表演,定将化作永不落幕的舞台,在世人心中历久弥新,历久弥香。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