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了特朗普就职典礼,中菲待遇天差地别,谁还会力挺马科斯

烟雨濛濛情更浓 2025-01-19 11:06:49

一边是中方代表受邀出席,被解读为特朗普释放合作信号;一边是菲律宾总统“缺席”盛典,引发国内外种种猜测。

2025年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不仅是美国政治的舞台,更成为国际关系的风向标。

美国邀请中国,是真心和解,还是权宜之计?

菲律宾总统那张没收到的请柬,又将如何影响中菲关系?

菲律宾还能“抱大腿”吗?

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全球都在看。新总统上任,一举一动都被放大。这次,一张小小的请柬,却让菲律宾有点尴尬。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各国政要都来了,包括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这被看作是特朗普想跟中国谈谈。

但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没被邀请,去的是菲律宾驻美大使。这就让人琢磨了,小马科斯是被冷落了吗?特朗普的印太战略,好像更让人看不懂了。

菲律宾大使说,就职典礼一般不请外国元首,只请大使。但这个解释没啥说服力。毕竟,特朗普亲自请了中国代表,菲律宾的待遇,就显得有点特别。

菲律宾国内也吵翻了。有人觉得,外国领导人不被邀请正常,小马科斯没收到请柬,不算啥。

但有人注意到特朗普对中国的特殊待遇,觉得特朗普更看重和中国的贸易合作,小马科斯在特朗普眼里,可能没那么重要。这话直接点出了马科斯政府的尴尬处境。

马科斯政府最近在南海问题上很强硬,这背后有美国拜登政府的支持。即使要卸任了,拜登还和马科斯视频通话,对马科斯对抗中国的举动表示满意,希望特朗普也能支持菲律宾。

但特朗普对马科斯,好像没那么热情。没请他参加就职典礼,也没像对待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那样重视菲律宾,甚至连美国国务卿最后一次访问都没去菲律宾。

这些都暗示,特朗普可能更喜欢“单干”,觉得菲律宾的战略地位不重要。

就在特朗普要上任的时候,中国和菲律宾在厦门就南海问题进行了第十次双边磋商。

时间点很微妙,信号也很耐人寻味。马科斯政府突然转变,是真心想缓和关系,还是只是权宜之计?中国会怎么回应?

中菲关系何去何从?

南海风云再起,中菲争端并非无迹可寻,只是这次,似乎有点不一样。

中国在第十轮磋商中,前所未有地强硬,直接表达了对菲律宾的不满,这背后,是长久的忍耐。菲律宾步步紧逼,挑战中国的底线,而中国终于不再沉默。

中方的诉求简单明了:遵守宣言,坐下谈判,维护稳定。这句话的背后,是不愿再忍耐的决心。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菲律宾外长拉扎罗没有像往常一样回避或强硬,而是直接接招。他承诺加强沟通,妥善处理争端,甚至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

海上执法、科技、环保,似乎一夜之间,菲律宾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是示弱,还是缓兵之计?这转变速度让人觉得有些突兀,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考量?

有分析认为,马科斯或许真的认清了局势。特朗普的可能回归,让菲律宾倍感压力,如果继续与中国交恶,未来处境只会更艰难。

中国海警船的频繁出现,也像一记重锤,敲打着菲律宾政府。这背后是现实的考量,更是生存的本能,菲律宾必须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

现在的问题,也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中国会接受菲律宾的示好吗?

这还是未知数。过去的教训摆在那里,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动作一直没有停止过,中国的警告也并未奏效,这使得中国不得不保持警惕。

因此,中国对菲律宾的友好姿态保持谨慎,这是基于过去几年中菲关系的不稳定以及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反复。

所以,信任需要时间,更需要实际行动。马科斯政府若想获得中国的真正信任,就不能再打嘴炮,务必拿出实质性的诚意。

而且,南海局势的走向,不仅取决于中国和菲律宾,更取决于周边国家的态度。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南海地区的战略部署,都可能对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虽未明朗,但其官员的表态,似乎对中国并不友好。可以预见,南海仍将是各方博弈的焦点。

而马科斯政府身处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必须谨慎平衡与中美两国的关系,确保菲律宾的国家利益。

那么,说回特朗普这场就职典礼,邀请函背后,实则酝酿着什么深意?

特朗普就职典礼上,是场大戏

新旧秩序的交替,往往在一场典礼中显露端倪。

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与其说是权力交接的仪式,不如说是地缘政治的一场“排位赛”。

谁来谁不来,都透着政治风向,和透着特朗普的盘算。

名单上,几个名字特别扎眼:意大利的梅洛尼、匈牙利的欧尔班、阿根廷的米莱,还有萨尔瓦多的布克尔,他们都是国际政治的“狠角色”,对现有秩序并不买账。

他们的出现,让人嗅到一股“反传统”的味道,似乎特朗普想拉拢他们,搞个新联盟。

与此同时,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的外长也来了,这三人同时出现,绝对不是巧合。

特朗普这是明摆着告诉大家,美国外交的重点要转到印太地区了。他想拉拢这些盟友,一起对付中国。

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没来,这就有点意思了。这说明美欧关系可能要变了,特朗普可能觉得欧洲盟友不那么重要了,开始把重心移到其他地方。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一些欧洲极右翼的代表也来了,这更说明特朗普要“美国优先”,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把传统盟友放在第一位了。

这份名单,清晰地展现了特朗普的战略意图。

他一方面想和那些“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建立一个新联盟;另一方面,他也在重新评估和传统盟友的关系。

特朗普对现在的国际秩序很不满,他想改变这一切。至于这个新联盟能不能搞成,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有什么影响,谁都不知道,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至于美国邀请中国,可能既有真心和解的意图,也包含一些权宜之计。这种复杂的局面,通常是国家利益驱动下的多重考量。

而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未被邀请,而由驻美大使代为出席,这确实让人产生疑问。

这不一定代表小马科斯被冷落,也可能是美国出于外交策略的安排。

具体原因可能涉及多方面,例如,考虑区域平衡、或在特定议题上与菲律宾保持距离。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美国对小马科斯政府某些政策的不满,但仅从一次邀请名单来做定论,还为时过早。

66 阅读:62740
烟雨濛濛情更浓

烟雨濛濛情更浓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