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8月,一份来自河南的政协提案引发了全网热议。
提案中,一位农民工代表痛陈:“我们村去年离婚的12对夫妻里,有11对是外出打工的!”
当城市青年还在感慨“婚姻不易”时,农村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掀起“离婚浪潮”了。
贵州玉屏县民政局曾公布一组数据,2021年全县办理的339次离婚手续中,农村婚姻就占了330次,占比高达95%。
在这些离婚案中,50%因长期分居导致婚外情,10%涉及家庭暴力,还有15%的夫妻,他们离婚的原因竟是“过够了那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而这样的故事,正在全国无数农村悄然上演……

近年来,中国离婚率持续攀升,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据民政部统计,2000年我国粗离婚率达到1‰,到2020年持续增长突破了3.1‰,其中农村离婚人数占比虽仍比城市低,但增长速度已与城市几乎同步。
2000年至2015年期间,农村15岁以上的离婚人口占比直接飙至1.36%,与之前的0.69%相比直接翻了一倍。
过去,被农村地区视为“见不得人”的离婚,以及人人都应该秉持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早已一去不复返。

“现在连村口大妈都在讨论谁家又散了”,才是当代农村婚姻的真实写照。
值得关注的是,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的离婚率占比,在全国离婚地区排行榜中遥遥领先,东北三省更是榜上有名。

数据显示,在新疆一些农村地区,每100人中就有3人离过婚;
辽宁台安县民政局去年3月单月调解了160对夫妻,平均每天5对夫妻离婚;
还有云南富源县2020年离婚登记中,农村青年占比60%,且大多数的婚姻的存续时间不到3年……
民政局的调解员早已习惯从以前的“闲差”到日日忙碌的状态转变,他们调侃道:“现在农村的年轻夫妇经常‘一言不合’就离婚,有些甚至连架都懒得吵。”
不少来离婚的夫妻都认为:“以前觉得结婚是抓住人生的‘救命稻草’,离婚时才发现,那也就是根稻草。”
新一代农村人的爱情观早已发生变化,他们不想再一味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婚姻里将就自己。
据统计,农村离婚的高峰年龄在30岁左右,而城市多在50多岁,农村年轻人的离婚率远高于城市。

这不禁令人唏嘘,以前“白头偕老”的乡村爱情,何至成为了如今“闪婚闪离”的模样?

农村高离婚率,其实是多因素造成的结果,首当其冲的便是经济问题导致的“聚少离多”。

一位不久前办完离婚手续的农民工道出了其中的苦楚:“我在外打工12年,每年仅春节回家3天,夫妻就像异地网恋,聊着聊着就聊没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要想赚钱只能涌入城市,而妻子们多在家照顾父母、抚养孩子,这就让夫妻长期分居成为常态。
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超2.9亿。一边是夫妻分居的空虚,一边是大城市多彩的生活,很多外出的打工人最终抵抗不住诱惑出轨,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其实不只是外出的丈夫,网络的普及使得在家的妻子,也可能成为出轨方。
在2023年离婚案件中,婚外情中的80%都是由于夫妻中的一方通过社交软件与结识的对象“聊骚”所导致。
现在年轻人手机里必备多个交友软件,这种“触网即出轨”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

还有一点与以往不同,现在的农村离婚事件多由女性提出,比例高达82.98%:
有的妻子无法忍受丈夫的家暴,有的妻子认为与男方父母相处不了,还有的妻子觉得在男方身上得不到情感依托依……
网上一博主就阐述了自己的离婚经历:
虽然她很早就被父母逼着相亲结婚,但靠着自己的努力收入远高于丈夫,结果自己白天在工厂管几百号人,回家却被婆婆耀武扬威。不满的她,直接提出与丈夫离婚,过自己的逍遥日子。
类似案例不在少数。
与过去不同,现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她们不愿再为了家庭而一味牺牲自己,但农村很多家庭却仍保留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双方只能在摩擦中走向分道扬镳的结局。
种种原因似乎都在昭示着,农村的离婚问题陷入了难解的困境。

随着农村的离婚率增高,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单亲留守儿童无疑成为了第一批受害者。
河南汝州某乡村教师发现,班上20多个孩子来自离异家庭,超1/3的孩子存在心理问题。
而离异家庭儿童犯罪率通常比正常家庭高3倍,心理问题发生率更是高达60%。
更残酷的是,被父母遗忘的这些孩子常被贴上“野孩子”标签,成为校园霸凌的主要目标。

除了孩子,农村养老也因此陷入“死循环”。
“儿子离婚后,我又要给他带孩子,又要给孙子攒彩礼钱。”70岁的张老汉在田间劳作时直抹眼泪。
他儿子离婚后很快再婚,但儿媳要求“必须再生个儿子”,这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下一辈的婚姻破裂,许多老人被迫同时抚养孙辈和为儿子攒钱,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

而面对这一迫在眉睫的现象,官方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行动:
河南人社厅提出,通过发展县域经济、提供返乡创业补贴,吸引农民工就近就业,让农民工“回得来、留得住”。
2024年试点地区数据显示,返乡创业者家庭离婚率,较外出务工家庭下降42%;
而辽宁台安县成立“知心大姐”调解室,引入心理咨询师和律师团队,2023年通过调解挽回婚姻327对,成功率同比提升28%;
还有甘肃庆阳通过“婆媳课堂”培训传统家庭,减少代际矛盾引发的离婚……

农村高离婚率绝非简单的道德滑坡,而是乡土社会在工业化、信息化冲击下的应激反应。
当传统家庭遭遇现代个体意识的觉醒,当经济理性冲击情感伦理,农村婚姻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或许真的如学者齐薇薇所言:“我们需要建构的不是‘完美婚姻’,而是让每个人都有勇气和能力选择的‘更好的婚姻’。”
-END-
参考资料:
1.《中国年轻人最爱离婚的地方,不在城市》,网易数读
2.《现在,农村,女性先提出离婚》,南风窗
3.《一位博士的珠三角农村离婚观察》,极昼工作室
作者:林七七
编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