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多家媒体最近披露,台当局所谓的“国防部长”邱国正的儿子涉嫌多次参与不当行为。邱国正的儿子目前在所谓的“国安局”工作,该机构已对此事展开调查。28日晚,邱国正向蔡英文提出了口头辞职的请求,但蔡英文并未接受。
胡为真,胡宗南的儿子,公开指责民进党否认自己是中国人。他强调,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永远不会改变或遗忘。胡宗南,曾是蒋介石极为器重的学生,被誉为“天子门生第一人”。从他对儿子的教育和影响中可以看出,他始终心系祖国的统一大业。
他的人生巅峰
胡宗南是蒋介石在黄埔军校中最受器重的学生之一,他比同期同学晋升得更快,创下了多个第一的记录。他是黄埔一期中最早升任军长的人,也是第一个被授予将军头衔的。此外,他还率先担任了战区司令、兵团司令以及集团军司令的职务,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
胡宗南的独特经历充分展示了他在蒋介石眼中的重要性。尤其在解放战争期间,他多次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重用,巅峰时期甚至被誉为“西北王”。这一称号的获得,主要归功于他在蒋介石“重点进攻”战略中成功攻占延安的关键战役。
1947年3月,胡宗南指挥其麾下的整编第1军和第29军,包括六个整编师和十五个旅,总计十四万兵力,从洛川和宜川两个方向进军,目标直指延安。他企图占领这一革命重镇,并夸口要在三日内以强大火力迅速攻克延安。
在战局紧张的关键时刻,彭德怀巧妙利用地理条件,实施主动防御策略,掌握了战场主动权。他部署防御阵地,适时发动反攻,并利用夜色掩护进行袭扰,有效遏制了敌人的进攻势头。经过七天七夜的持续激战,我军顺利完成了预定任务,成功击退敌军,消灭敌方兵力超过五千人。
总部下达命令,要求我们妥善保护好延安的各类建筑,保持环境整洁。他们明确表示,我们暂时离开这里,但少则一年,多则两年,一定会重返延安。
他的人生轨迹开始走下坡路。
攻克延安后,胡宗南欣喜若狂,荣获二等大绶云麾勋章。然而,这份荣耀并未持续太久,他的军事生涯随即开始走下坡路。胡宗南的辉煌时刻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是接连不断的挫折和失败。尽管初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后续的战事发展并不如他所愿,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和影响力。
在撤离延安之前,总部已经料到胡宗南不会满足于占领延安,必定会对我军紧追不放。因此,总部果断决定主动放弃延安,以此引诱敌人深入,从而掌握战略主动权。为此,总部早已周密部署,策划了青化砭战役。
我军采取精妙策略,以小股部队伪装成主力,成功诱使胡宗南的五个旅偏离原定路线。与此同时,我军主力已秘密在青化砭地区完成集结,准备给予敌人致命一击。3月25日,敌军误入我军预设的包围圈,我军以六倍兵力优势发动突袭。经过一小时的激烈战斗,敌军几乎被彻底歼灭,其旅长也被我军生擒。
胡宗南在战役结束后并未放弃,继续在陕北寻找我军主力企图再战。我军则将主力转移至青化砭和蟠龙一带进行休整,仅留少量部队在陕北与敌军周旋。我们采取的战术是灵活应对,敌人进攻我们就撤退,以保存实力。
胡宗南急于与我军决战,集结了11个旅的兵力,对我方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然而,我军指挥巧妙,胡宗南多次扑空,部队疲惫不堪,不得不让主力部队撤退休整。当胡宗南发现我军主力在蟠龙时,立即派出九个旅发动攻击,但这正是我军精心设计的陷阱。
在彭德怀的部署下,我军巧妙运用战术,将两个旅伪装成主力部队,部署在蟠龙地区,以迷惑敌人。与此同时,我军主力则在羊马河地区设下埋伏,计划一举歼灭孤军深入的敌军。经过三天的周密准备,敌军果然落入我军的包围圈。随后的六小时激烈战斗,我军成功击毙敌军4700余人,战役圆满收官。
羊马河战斗结束后,国民党方面误判我军主力仍在绥德地区,随即部署围剿行动,企图在葭县和吴堡一带歼灭我军。为此,他们派遣主力部队由南向北推进,旨在搜寻我军踪迹,逼迫我军渡黄河撤退。
由于敌方主力部队全部调往前线,导致后方防御力量严重不足,蟠龙这个重要据点的守军连一个旅的兵力都不到。这种情况对我方而言简直是天赐良机,若能抓住这次机会,完全有可能彻底改变当前的不利战局。基于这一形势,指挥部果断做出决定,准备以闪电般的速度对蟠龙发起突袭,争取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占据战略主动。
四月底,我方部队悄然向蟠龙推进。5月2日,胡宗南的主力成功占领了绥德。当天晚上,我军对蟠龙发动了突然袭击。敌军利用高地优势和坚固防御设施进行激烈反抗。经过两天的战斗,我军在4日下午四点成功占领了蟠龙的核心阵地,并在天黑前控制了所有周边阵地。
随后,解放军发动全面进攻,经过激烈战斗,于午夜时分成功夺取蟠龙镇。此役共歼灭敌军6700余人,缴获面粉1.2万余袋、衣物4万余套,以及大批武器弹药。
蟠龙战役充分体现了我们在运动战中的“敌进我进”策略。具体来说,当敌军主力向北转移,防守出现漏洞时,我们果断采取主动进攻,深入敌后,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战果。这一决策展现了极大的胆识和果断,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风险。一旦进攻受挫,我们可能面临优势敌军的反扑,甚至陷入被包围的困境。
总的来说,蟠龙战役不仅展现了出色的运动战术,更是一场关键的攻坚战斗。这场战役在战略部署和战术执行上都体现了其独特价值,不仅灵活机动,还在突破敌方防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蟠龙战役在军事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既彰显了运动战的精髓,又突显了攻坚战的难度与意义。
结尾部分
西北野战军接连打了几场漂亮仗,先是拿下青化砭和羊马河,紧接着又在蟠龙取得胜利。这三次关键性胜利不仅稳住了陕北的局势,还为接下来的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4月,距离上次事件仅隔一年,胡宗南的军队在解放军的持续进攻中遭受重创,兵力损失超过十万人。面对无法挽回的局势,他们不得不撤离延安,这座城市再次回到了我军手中。
胡宗南在失去延安后,接连失守西安和宝鸡等战略要地,其部队最终在西昌被我军全歼。蒋介石原本打算抛弃这位屡战屡败的将领,但在部下的极力劝说下,还是派飞机将他接走。这位曾经显赫一时的“西北王”最终孤身逃离大陆,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