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声生不息·港乐季》在芒果TV、湖南卫视、TVB三平台联合播出。节目邀请了来自中国香港和内地的16组歌手,分为男女两个战队进行对战,进行6场主题竞演,最后完成一张唱片。《声生不息》在芒果TV首播后仅三小时,播放量便达到266.1.6万,在微博的阅读量达到6427.4万。尽管在网络平台提前上线,分流部分观众,但同时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引起讨论热度,持续发酵,节目在晚间播出后,湖南卫视获得了同时段卫视收视冠军。
与芒果TV以往的音综不同,《声生不息·港乐季》是基于纪念香港回归25周年的背景而打造的,“港乐”成为了最大的亮点,参赛选手都与“港乐”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对TVB来说,这种与内地视频平台以及地方台合作的方式,无疑是一步重大的尝试。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奔赴”
在《声生不息·港乐季》之前,TVB与内地合作的模式一直都在变化,但都没有能在港陆两地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而此次TVB与芒果TV和湖南卫视合作,也说明了TVB与内地合作的模式发生着巨大改变,未来的TVB很有可能会延续这种模式继续发展。
从TVB在内地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TVB正在探索一条全新的与内地合作的道路。从上个世纪以来,TVB一直在与内地合作,在八九十年代,中国内地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步阶段,第三产业正是起步时期,TVB以其多样的剧种以及跌宕起伏的剧情吸引大众眼球,一度占据了内地娱乐文化的半壁江山。此时的TVB虽然也有引进内地剧,但更多的是把港剧输出到内地。
(图源:豆瓣剧照)
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内地影视剧发展迅速,网剧逐渐兴起,加上引进剧的增多,大量影片可供观众选择,港剧不再是唯一的娱乐消遣,在内地的市场逐渐缩小。为了扭转劣势,TVB选择将目光投向了在内地火热兴起的视频平台。
从2013年开始,TVB陆续与内地各大视频平台合作。刚开始“试水”时,TVB与当时的优酷土豆签下了未来两年内所有TVB剧集及节目在视频网站上的播放权,2014年《使徒行者》以单日内地网络播放量突破1亿和优酷总播放量超24亿,打破港剧网络播放量纪录,并以30.5的跨平台收视率成为TVB年度收视冠军。
再次尝到内地红利的TVB开始大举进攻,而优酷、腾讯、爱奇艺等视频平台也看到了港剧的力量,双方开始进行深度合作,开发“定制剧”“全资投入+TVB制作”等模式,港剧内容均为会员付费项目。对于视频平台而言,面向付费会员提供的港剧内容,将会带来新的一轮付费会员增长;对于TVB而言,视频平台则是重返内地市场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增强影响力。
(图源:豆瓣剧照)
显然,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对影视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TVB从向内地单方面输出到与内地合作转型,也正源于此。
新兵老将一起上
人气收视双保障
在《声生不息·港乐季》的参赛选手选择上,节目组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既没有冒险地全部选用新生代歌手,也没有全部选用前辈歌手,而是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式,即以老带新,港陆结合。
从目前节目组发出的资讯来看,16位歌手分为男女两队,通过6场主题竞演的对抗,与观众共创一张“声生不息”港乐时代唱片。其中,男歌手分别是是林子祥、李克勤、李健、毛不易和曾比特等,女歌手则是杨千嬅、叶倩文、周笔畅、李玟和炎明熹等。
林子祥、叶倩文作为上个世纪的歌唱巨星,在歌坛的地位无法撼动;李克勤和杨千嬅则是流行港乐的另一代表,在港陆两地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炎明熹是2021年TVB《声梦传奇》的总冠军,曾比特则是在2019年参与ViuTV选秀节目《全民造星2》受到多人关注,作为香港新生代歌手,他们在香港拥有众多年轻粉丝;而内地歌手则有李健、周笔畅等,他们都与港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健在1995年代表清华大学赴港演出;周笔畅在深圳长大,深受港乐的熏陶,更是在香港红磡开过演唱会。
(图源:芒果TV)
笔者认为,节目组选择这些歌手有以下两个考量,情怀和流量,而最终都会指向一个目的:收视和人气。
首先是以林子祥、叶倩文和李克勤、杨千嬅等为主的港乐代表,他们代表的是情怀。节目采用港乐新唱的形式,用当下的音乐艺术去诠释港乐经典。重现经典,自然就绕不开林子祥、李克勤等香港乐坛的标志性人物,他们早已在上个世纪就凭借实力出圈,本身自带光环。事实上,“情怀” “重温经典”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从几年前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的受欢迎程度就不难看出,大部分观众,特别是年轻群体,对于“老调新唱”的接受度很高。尽管依旧会被人诟病“卖情怀”,但不得不承认,“情怀”卖得好,也是获得高收视的绝佳方式。
(图源:芒果TV)
其次则是以吸引收视流量为主的新生代歌手。炎明熹和曾比特等都是香港新生代的杰出歌手,炎明熹更是因参与拍摄《青春本我》,以及“呆萌”人设收获了一大批拥趸。他们本身自带流量和粉丝,参加《声生不息》与前辈同台竞技,增加曝光率,引起话题关注度;而毛不易、刘惜君等内地歌手则早已在内地有一定的流量基础,两地新生代实力歌手PK,热度只会居高不下。
(图源:芒果TV)
固步自封不再适合
汲取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从与爱优腾联手打造合拍剧,到邀请王祖蓝回来TVB当首席创意官,再到通过《声生不息》宣传港乐,显然,TVB也明白自身的问题,正在寻求新的出路。
根据TVB发布的2021年度财报,TVB在2021年的营收为28.99亿港元,同比增长6%;但在2020年的亏损为2.81亿,2021全年亏损达到了6.4亿—6.6亿,较之前一年亏损翻倍。财报指出,TVB在中国内地以及海外的业务因为疫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内地业务的联合制作收入由港币321百万元减少至港币195百万元(– 港币126百万元或–39%);及海外发行收入减少,导致国际业务收入由港币459百万元减少至港币403百万元(– 港币56百万元或–12%)。
(图源:TVB2021周年报告)
TVB的业务亏损有着多方原因。首先是政策上的限制。2019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规定》明确:“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百分之二十五;每天播出的其他境外电视节目,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间的百分之十五。”这就意味着,若TVB想要在内地的电视频道上播放港剧,就要与成百上千部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影视剧争夺不多的档期,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此外,“黄金时段禁播境外剧”也使得内地开始寻求创新,电视剧创作风向标开始多方转动,红色主题剧、谍战剧以及越来越多反映现实题材出现,这种题材的突破是TVB无法比拟的。
(图源:豆瓣剧照)
其次是市场的缺失。TVB的内容优势消失,依旧停留在在港剧原有的模式里。纵观TVB的港剧,类型无外乎古装、警匪、律政,医生以及商战,题材不再新颖,剧集离不开家长里短,鸡飞狗跳,观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再加上内地影视剧产业的飞速发展,服化道的精细制作以及各种新颖类型和题材的日剧、韩剧、欧美剧的引入,使得TVB原本的内地市场被严重挤压,观众流失严重。
最后是人才流失。TVB 对艺人管理要求十分严格,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低廉的薪资与高强度的工作。2010年后,迎来了艺人与TVB期满的高峰期,相当一部分艺人无意续约,选择离巢“北漂”。像吴卓羲、林峰、余诗曼、谢天华、宣萱等TVB曾经的“台柱”,都纷纷北上寻求更多机会,如今活跃在TVB影视荧幕上的演员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老面孔,新人的实力跟不上,只会让观众发出“小时候是这几个人,长大了还是这几个人”的感慨。
(图源:豆瓣剧照)
作为老牌制作的TVB,在实力上是被观众所接受和认可的。TVB是无数人的童年,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在老剧中所传递的思想放到现在来说依然适用。然而,TVB不能一味地以情怀作为卖点,固守旧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积极探求新模式,不断创新才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