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解放战争时期国军的精锐是以新一军、新六军为代表的远征军序列,以及七十四军、十八军这些老牌强军。
但是在北伐时期,代表国民革命军最精锐力量的却不是这些后起之秀,而是被称为北伐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1927年1月25日,刚刚解放的武汉人民特别铸造了一面铁盾,镌刻“铁军”二字,以表彰第四军在北伐中的特殊贡献。
铁军也成为了第四军的名号,但是这个北伐铁军似乎只存在于北伐时期,到抗战时期开始所谓的北伐铁军就逐渐没落了。
再到解放战争爆发,经过多次整顿的国军早已没有了所谓第四军的影子。
为什么北伐铁军会最终沦为三流部队呢?这其中原因很复杂,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抗日时期的第四次长沙会战。
02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第四军,很多人将第四军和叶挺独立团混淆了。
我们要承认铁军并不是叶挺独立团,而是第四军,是一个军,叶挺独立团是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
第四军成立于北伐前夕的1925年7月,是由粤军第一师改编而来,是粤军的核心部队,由粤军名将李济深指挥。
第四军第一独立旅的旅长正是后来的军长张发奎。
1925年9月,张发奎奉命率旅东征陈炯明,南讨邓本殷表现优异战功卓著,很快升任升任第四军第十二师副师长。
11月,张发奎就再次升任为第十二师师长,统辖34,35,36三个团,其中34团就是叶挺的部队,也就是后来的叶挺独立团。
北伐开始后第四军从广州北上,一路连战连捷,张发奎率领的第十二师也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多次胜利。
尤其是在汀泗桥和贺胜桥大战中,成功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并攻克武昌,也因此被誉为“铁军”。
因多次立下功勋,张发奎于1926年底被任命为第四军军长,同时北伐过程中广州大本营的地盘军队都扩张了,第四军也扩张了。
第四军最初下辖三个师,原来的第十师扩编为第十一军,军长为陈铭枢;
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成为了新的第四军军长;
原来的军长李济深了则因为兼职太多,没有随部队开赴前线因此直接升任了八路军总司令(和后来的八路军并不是一回事)。
一般来说大都以张发奎所率领的第四军部队为第四军的真正继承者。
在二次北伐中,张发奎的第四军上蔡和东西洪桥再次大败张学良的奉军,可以说北伐铁军已经声势无量。
那么为什么后来张发奎和第四军却沦为了过去式呢?
03
其实原因也比较简单,因为第四军军长张发奎投靠错了老大,以至于第四军长期坐冷板凳。
在北伐之后铁军第4军一分为三,张发奎带着第四军一开始是跟着汪精卫混的,但是奈何汪精卫不是蒋介石的对手。
宁汉合流后,作为原来汪精卫属下的张发奎以及薛岳、吴奇伟等人长期受到排挤。
直到1932年,张发奎以及薛岳等人易帜投靠老蒋算是走了出来,但是第四军的领导也从张发奎变成了薛岳。
在薛岳带领下,第4军无论是在围剿红军还是抗战初期的战斗中其实打得并不赖。
此时张发奎又回国了,公开发表声明要抗日,于是在1937年8月,第四军再次回到了张发奎兵团。
淞沪会战第四军表现中规中矩,可见此时因为多次更换军长领导,加上长期在国军中被排挤导致第四军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1938年4月南浔线作战,张发奎为了保存实力提前让第四军退出战斗,差点导致整个战局崩坏。
幸好陈诚力保才让张发奎没有步韩复渠的后尘,不过第四军也因此再次被调走,划到了薛岳麾下。
在薛岳指挥和整理下,第四军战斗力有所恢复,在万家岭和前三次长沙会战中第四军表现还不错。
如果继续保持下去第四军或许能混到一个美械师的资格,但是奈何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第四军彻底崩了。
第四次长沙会战的主力就是第四军,具体失败原因我们不表,在这次战斗中第四军几乎全军覆没,最终只有几千名溃兵,装备更是损失惨重。
此时已经到了抗战快结束的时候,就算国民政府给新兵给补充,第四军也不可能再恢复到过去的样子了。
加上后来很快国民政府就开始了美械的换装,就这样曾经的北伐铁军第四军沦为了三流部队,彻底被遗忘。
在解放战争中,第四军的老上司薛岳也被老蒋排挤坐冷板凳了,第四军自然也就混不上什么好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