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派要求佩通坦亲自前去同美国谈判,抨击应对措施太过迟缓

时光角落的诗人 2025-04-08 10:17:24

当美国关税大棒挥向泰国,为何一场经济谈判演变成政治狙击战?泰国总理佩通坦的办公室外挤满了记者。反对派领袖纳塔蓬手持一份美国关税文件,面对镜头直言:“政府还在用20世纪的速度应对21世纪的危机。”三天前,美国宣布对泰国部分出口商品加征关税,而中日韩早已启动应急机制。一场经济危机,却在泰国内部引爆了家族政治、官僚低效与权力博弈的多重火药桶。决策迟缓:一场四天的“官僚马拉松”从美国公布关税措施,到泰国成立特别委员会,四天时间足以让竞争对手抢占先机。中国商务部在24小时内召开跨部门会议,日本经产省同步启动企业听证,而泰国却陷入内阁层级审批的泥潭。“我们的官员还在等上级盖章时,别国已开始计算损失。”公民力量党发言人比亚的讽刺,折射出泰国行政系统的结构性弊病。朱拉隆功大学2023年报告指出,泰国平均政策落地周期比东盟邻国多出47%。此次关税危机中,佩通坦政府暴露的不仅是速度问题,更是决策链条的致命冗余。谈判桌外的权力暗战:他信家族再成风暴眼

当“派他信担任谈判特使”的提议浮出水面,反对派立刻嗅到政治风险。这位流亡海外17年的前总理,虽非政府成员,却因女儿佩通坦的总理身份始终处于权力暗流中心。“让‘影子总理’去谈判,等于承认现政府缺乏能力。”纳塔蓬的抨击,将经济议题瞬间扭转为对家族干政的指控。历史总在重演——2006年他信政府被军事政变推翻时,反对派同样以“滥用职权”为名。如今,佩通坦的民粹主义政策本就争议重重,反对派借关税危机放大“裙带政治”标签,无疑是对其合法性的精准打击。Super Poll数据显示,62%民众认为总理应亲自谈判,而非躲在幕后。弱团队遇上强对手:泰国拿什么和美国讨价还价?副总理皮猜领衔的谈判团队名单公布后,曼谷商界一片哗然。这个以财政官员为主的队伍,既无国际贸易专家,也未纳入汽车、电子等受影响行业的代表。相比之下,韩国2018年应对美国钢铝关税时,派出贸易部长携三星、现代高管组成的“企业+政府”联军,最终争取到豁免条款。

泰国并非没有筹码。作为美国在东盟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其半导体、汽车产业链深度绑定苹果、通用等美企。但要将经济依存度转化为议价能力,需政府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日本2018年反击美国钢铝关税时,精准限制威士忌、摩托车等共和党票仓州产品,迫使特朗普让步——这种“政治经济学”智慧,恰是泰国团队所欠缺的。危机背后的东盟困局:小国外交如何破局?单打独斗的泰国,暴露出东盟集体行动力的短板。2022年美柬关税争端中,东盟曾以联合声明施压,成功迫使美国重启谈判。但此次泰国却选择孤军奋战,反而让对手得以分而治之。更深层的矛盾在于价值观外交与经济利益的撕裂。泰国既想维持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又不愿在缅甸问题、对华政策上完全选边站。这种摇摆,削弱了其作为“可信合作伙伴”的谈判资本。当越南通过CPTPP协议绑定多国利益、印尼借镍矿禁令迫使欧盟谈判时,泰国的战略模糊正在付出代价。

这场关税危机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泰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大顽疾:家族政治对专业主义的侵蚀、官僚系统与数字时代的脱节、小国外交战略的迷失。当佩通坦在谈判策略上挣扎时,反对派已架起政治显微镜——每一处失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问题的答案或许藏在历史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泰国正是通过废除官僚冗余、建立独立央行才重获国际信任。如今,是时候再来一场刮骨疗毒的改革了?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