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早已经进入到移动支付时代。资料显示,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已达到惊人的90.2%,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的43.8%。现在除了部分老年人在使用现金支付之外,已经很少有人使用现金支付了。对此,有人曾做出大胆预言:在未来15年内,移动支付将完全取代现金支付,而现金支付将逐步淡出普通人的生活。

就在不久前,就有业内人士提出:从4月1日起,建议在家备上至少6万元现金。主要有以下4个现实原因:①应对不时之需;②保护个人隐私;③控制消费支出;④便于人情往来。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一,应对不时之需

现在,还是有很多场景是需要现金支付的。比如,遇到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此时,会导致断电、断网。如果你手里有大量现金,就可以到附近的商店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以解燃眉之急。
另外,家里如果有人突发疾病,医疗费用需要提前支付,这个时候如果手里有大量现金,就可以马上拿出来救急。届时,病人就能够及时得到救治。所以,如果家里备有大量现金,在应对自然灾害、病人急救等突发事件时,就就不用担心。
第二,保护个人隐私

使用移动支付工具虽然能够获得方便快捷的支付体验,但是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也会被第三方支付平台所获知。比如,你每个月去过几次超市,叫过几次外卖、看过几场电影等隐私,都已经泄露出去了。
于是,很多人家里常备几万元现金,就是在不想被外界知晓的家庭消费时,可以用现金进行支付。因为,使用现金进行结算支付,就不会像移动支付那样,担心个人隐私的泄露问题了。
第三,控制消费支出

虽然,移动支付在国内已经全面普及,但也有不少人反映:使用移动支付无法控制消费。往往是这个月发下来的工资,没半个月就花完了。无奈之下,部分消费者不得不向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金融机构借钱消费。
而如果家里存有大量现金,那平时需要多少生活支出,就拿多少钱。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好消费支出的进度。如果觉得这几天花钱有些过猛了,那后面几天就节省点过日子,真正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第四,人情交往需要用到现金

现在很多人际交往,都需要用到现金。比如,有亲友结婚,如果直接发个微信红包,别人收了钱之后,马上就把你送电子红包的事情淡忘了。而如果拿出现金包个大红包,送到新人手上。那就会让新人感觉到你很重视他们,这样就能留下一个好印象。
此外,逢年过节,去亲友家拜年,也要给长辈和孩子送上节日红包,并表达自己的问候和祝福,别人也会表示非常感谢。而如果是用微信发红包,别人即使收了红包之后,也无法体会到你的节日祝愿。
尽管移动支付方式越来越普及,但是现金支付方式,也有较大的需求。有业内人士建议,从4月份起,在家备上至少6万元现金,背后原因就是以上4个。其实,使用现金支付既能应对不时之需,又能保护隐私,还能控制消费支出。
特别是在人情交往中,能起到增进感情的作用。事实上,现在使用移动支付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现金支付方式还是会在很多场景中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未来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这两种结算方式,将长期共存下去。
开深
你得有6万无
十五的月光
备着长霉。[吐舌头咯][呲牙笑]
用户36xxx86 回复 03-31 08:32
喂🐭!
只说实话
你不如家里坉1万斤大米。
射掉一个包
备60万现金,6万太少了,靠
bengbuma
你不犯事,谁看你隐私
流星舞空
你也的有啊,全凭想象写的啊
用户36xxx86
第一条就纯属扯蛋!你见过谁突发疾病120抱着一包钱的?医院又不是不能电子支付不能刷卡!遇到大型地震,洪水断网断电就更扯蛋了!你是在中国!遇到这么大灾害,啥事还用你自己掏钱?国家早来救你了!
蓦然回首
小便以前是做贼的吧?现在不用现金支付了它生意不好了。开启忽悠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