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国内老百姓存钱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截至2025年3月底,我国居民存款总额为129.7万亿元。老百姓之所以喜欢存钱,主要原因是,在经历了多年的疫情之后,很多人都意识到存钱的重要性,现在大家存钱就是为了应对失业、疾病等突发事件。此外,国内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投资品的风险越来越大,搞不好很可能会亏掉本金。还不如把钱存在银行里面更安全一些。

而面对现在老百姓存款的意愿越来越高涨,有银行人员建议:今明两年,最好不要把钱存定期,主要有以下这3个现实原因。它们分别是:①定期存款的流动性差;②存款的利率越来越低;③现在投资渠道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一,定期存款的流动性差

现在很多储户都喜欢把钱存定期存款,通常存款期限越长,获得的利率也就最高。不过,把钱存银行的定期存款也会碰到流动性问题。比如,储户杨阿姨在银行存了30万,3年期的定期存款。大约只存了2年左右,杨阿姨儿子结婚买了房子要装修,急需要动用这笔存款。
无奈之下,杨阿姨只能把这笔存款都提出来,给儿子的房子装修之用。结果就是这笔存了2年的定期存款,却被银行都算作是活期存款利率。这样一来,杨阿姨在利息上蒙受较大的损失。
第二,存款的利率越来越低

从2024年开始,国内银行存款利率就进入到下降的趋势之中。过去1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是2.25%,现在已经跌到了1.65%。如果把10万元放在银行里,每年存款利息收入就少了600元。
现在的存款利率不仅跑不赢通货膨胀,同时存款的本金购买力也在不断的缩水。而且,存款利率下行的趋势还没有改变,将来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这也意味着,储户存款的利息收入会越来越少。
第三,现在投资渠道有很多

在面对银行存款利率处于下行的趋势时,有银行员工提出:除了定期存款之外,还有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股票等众多的投资品种,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现在高收益的投资品种的预期收益率,要比银行存款高出不少。所以,储户也并不一定都把钱存银行定期存款。而是应该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让资金保值增值。
以上这3个现实原因,就是银行职员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在这两年把钱存定期存款的原因。不过,如果不把钱存入定期存款,那投资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就更安全了吗?其实,购买股票还是存在着较大风险的,仅2024年股民人均亏损高达14万。

而去年很多基民在基金投资上的亏损在20%-30%。即使是银行理财产品,现在也开始逐步出现亏损的情况。虽然,把钱存在银行利息收入会越来越少,但投资高收益的品种很可能会亏掉本金。
那么该如何解决银行存款利率越来越少,而各类投资品的风险却越来越多呢?我们给出的建议是,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举个例子,如果你有100万存款。可以拿出40万购买大额存单、国债等固定收益品种,
然后,再拿出30万购买R2级以下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结构性存款等低风险品种。最后再拿出30万购买股债混合型基金、每年会现金分红的银行股等中等风险品种,这样既能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又能把潜在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