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里,乡村野生网红,比你快乐100倍

刺猬公社 2020-09-09 11:13:44

他们希望,乡村的变化被更多的人看到。

作者 | 阳雪

编辑 | 杨晶

侗族姑娘阿香穿着传统民族服饰,来到了自家的鱼塘。在悠扬的背景音中,她不急不缓地将鱼苗扔进鱼塘。画面随后切到鱼塘的全貌,有鱼苗时不时地扑腾进镜头中。

这段没有强烈的冲突,还原乡村日常生活的短视频,目前在西瓜视频的播放量已经突破380万。

在西瓜视频上,取名村姑阿香的张国丹用短视频记录下了自己在家乡的各种日常生活:上山采摘、田里捕鱼、织布刺绣,同时也展示着家乡的原生态自然风光。

三年间,她不仅收获了90万粉丝,更通过短视频带来了侗族刺绣、稻米、小黄姜等产品的热销。

阿香不是个例。

在西瓜视频的“农人”标签下,像阿香一样的草根创作者正越来越多。他们的短视频创作以原生态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美食特产等内容为主。

为了让这些乡村创作者、手艺人以及他们原本不受关注的家乡走进大众视野,传统媒体《农民日报》最近做起了跨界,不仅发起了“寻找乡村手艺人”等一系列活动,还与西瓜视频联合,为这些“乡村网红”量身打造了视频栏目《寻》。

当跨界的乡村创作者、手艺人与跨界的传统媒体相遇时,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跨界短视频

阿香本名张国丹,在黔东南州黎平县的盖保村出生长大。这个侗族村寨山清水秀,风光迤逦,却鲜为人知。像很多年轻人一样,长大后的阿香离开了家乡,前往大城市做着导游的工作。

2015年是阿香人生的分水岭,那一年她的父亲意外离世,她的人生轨迹也就此改变。因为不放心母亲一人在家,阿香决定离开打工的城市,回到家乡。

西瓜视频创作者@村姑阿香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阿香的父亲生前对侗戏、侗歌情感深厚,一直努力抢救侗戏和侗歌。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阿香看到了父亲留下来的资料,觉得父亲还有很多事没做完。她决定将这些资料整理成数据库,并继续做影像资料的收集。

一向对影像资料感兴趣的阿香,于2017年在西瓜视频注册了账号,并上传了自己的“处女作”。首个作品没有什么连贯的情节,而是以简单的镜头,记录下了家乡过节时的热闹气氛。

同样是2017年,绍兴市新昌县的“85后”妈妈小莉也在回到家乡后,取名“酒鬼小莉”,加入了制作短视频的队伍。

小莉学法语出身,曾在外企上班,做跨界电商,后来自己创业做起了淘宝电商。那时,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的她,和丈夫、两个女儿、婆婆挤在五六十平米的出租屋里。

因为婆婆一直无法适应城里的生活,小莉的淘宝店又不太受空间的限制,逐渐有了起色,她便和丈夫决定,离开蜗居的城市。

回到家乡后,小莉和丈夫发现身边不少人在看短视频。于是,两人买来单反相机、闪光灯、反光板,从零学起。

90后的李康没有在大城市徘徊太久,学成之后,早早地就回到了家乡南平邵武市。他的父亲是名手工艺者,擅长雕刻。他也和父亲一起,做起了手工制作。

2017年的一天,李康被西瓜视频上的一个短视频内容吸引,觉得自己或许也可以尝试。于是,他将雕刻、手工制作、父亲在田间干农活的样子以及制作当地特色美食的过程,录了视频并分享到网上,没想到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喜爱。

经过和父亲商议,李康取名“康康趣生活”,开启了他和父亲的内容创作之路。

西瓜视频创作者@康康趣生活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95后”女孩王晓楠加入短视频内容创作的队伍要稍晚一些。

王晓楠来自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由父亲抚养长大。新闻学专业毕业后,她在郑州工作了两年。2019年,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王晓楠回到了家乡。受到家乡风土人情的启发,王晓楠给自己取名“麦小登”,全职做起了短视频。

当返乡的人们走上短视频内容创作者之路时,传统媒体《农民日报》也同样在尝试拥抱变化,寻求突破,探索新媒体的内容创作形式。

“从文字到视频,是现在的一个发展趋势。《农民日报》的融媒体发展,一直都在尝试不同的新媒体产品的形态,也在寻找和全新媒体平台合作的机会。希望在合作中大家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出一些质量高的作品。” 农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副总监王澎告诉刺猬公社(ciweigongshe)。

通过观察,《农民日报》发现,近几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正在向乡村发展。形形色色的内容创作者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了乡村最细微处的生活细节。《农民日报》希望找到这些生活在乡村的内容创作者,发挥媒体的优势,为创作者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声渠道,让更多的人看到乡村的变化。

于是,农民日报联合西瓜视频,找到了村姑阿香、酒鬼小莉、麦小登、康康趣生活等内容创作者,短视频栏目《寻》应运而生。

回归天然的乡村内容

2017 年,短视频站到了风口。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2亿人。

但是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这却是一条全然陌生的道路,需要在误解与试错中,不断探索内容的方向。

阿香在2017年开始短视频时,并不被周围的家人、邻居理解。“早期邻居们会聚集在一起,看到我拍视频就会谈论,说我白上学了,一回来就做这些没用的事情。我妈也因此越听越生气,因为我不去上班,要直接把我赶出家门。”

阿香向不理解她的母亲许诺了三个月的时间,她决定如果三个月还没有起色,就离开家乡再去重新找份工作。

“没想到那三个月的运气特别好,刚好碰到9、10月份,家乡结婚的人特别多,就拍摄了很多我们这里的习俗,关注的人越来越多。”

王晓楠在早期,也遇到过不少质疑的声音。比如有人怀疑她讲述的故事是否真实,她是否真的来自乡村。王晓楠相信,只要坚持一直拍摄身边真实的生活,质疑的声音总会慢慢平息下去,获得更多人的理解。

西瓜视频创作者@麦小登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截图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王晓楠用镜头记录下了和父亲在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给父亲买空调、开老式拖拉机收麦子、背着药桶给玉米打农药、骑三轮车卖西瓜……温馨有趣的画风,帮助她逐渐消除了质疑的声音,吸引到了200多万粉丝的关注。

小莉走上短视频创作的道路之前,经过了半年精心的筹划、学习,一早她就确定下来要以家乡的特色美食为创作主题。

《农民日报》发现,这些最具乡土特色的内容正是这些创作者的优势所在。因此,在对每一期的内容进行选题策划时,《寻》力求以小切口充分展现乡村的风土人情。

在《寻》系列的首期视频“寻·味”中,阿香在家乡的鱼塘抓鱼、就地烤鱼,画面充满了侗族朴素的生活气息。第二期视频中,“寻·味”将镜头聚焦于腌苦菜,描绘了从挖苦菜到腌制苦菜的全过程。接下来的小莉,则是延续用家乡食材进行美食制作的风格,展现了从挖笋到制作焖笋的全过程。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截图

据《寻》的总策划杜兰萍介绍, “寻·味”只是《寻》的开篇,之后还将邀请更多乡村内容创作者,围绕“寻·景”“寻·人”“寻·趣”等主题展开。 “节目的创作初衷,是要挖掘的乡村里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些美好事物。通过短视频这种形式来描绘每个乡村的点点滴滴、乡土特色和风土人情。从小处入手,从细微处开始做起。通过记录美食、美景以及手工艺的制作过程,还有乡村劳动者的劳作过程,唤醒城市人群的好奇心和关注。同时唤起一些出身乡村但是到城市去打拼的人们的回忆。”

让更多人看到

小莉因为拍摄了很多家乡新昌的美食,目前已俨然成为了新昌美食网上的“代言人”,每个月能有上万元的变现收入。

小莉还利用此前自己的电商优势,在视频内容的基础上推出了网店,将新昌的小京生、榨面、年糕等特色农产品进行推广。“新昌的传统小吃、非遗项目很多,美丽乡村也在逐渐成型,希望能把这些放到视频里去,结合更多的新昌元素来创作。”

西瓜视频创作者@酒鬼小莉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截图

今年6月,河南省滑县牛屯镇大蒜滞销。“麦小登”王晓楠以直播的形式,帮助蒜农卖蒜。“我觉得我的家乡有很多美食、风土人情都是不被大家了解的,希望通过我的内容创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也帮助这里的发展。”

对于像小莉、王晓楠这样的内容创作者来说,实现内容变现是短视频创作的目标,而回馈家乡,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家乡则是另一大诉求。

借助《农民日报》及西瓜视频的扶持,传统手艺、乡村特产得以打破时空限制,触及更广泛的人群。

“这次与西瓜视频合作,能发挥双方的优势。我们对于内容的创作、把控更有经验,而西瓜视频创作者的资源很丰富,他们吸引、培养了一批‘三农’创作者。并且通过平台的算法,我们的内容也能更快找到核心受众。希望通过《寻》这个栏目,让广大的观众在感受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可以更加关注乡村的变化。”对于此次的跨界合作,王澎总结道。

优质的本地内容一直是西瓜视频生态建设道路上寻找和大力扶植的对象。此次西瓜视频和农民日报通过联合出品短视频节目,目的是共同携手,扶持本地优秀创作者,给予他们站内站外的宣传,帮助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乡被更多的人看到。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西瓜视频创作者@麦小登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农民日报》一直在强调‘三农’的宣传,但是实际上在这个时代,报纸的发行受渠道的限制,很难触及广大的受众。借用西瓜视频的平台,我们希望《寻》这个栏目可以把‘三农’领域中,我们认为很好的、很美的与大众情感相关的内容传递出来。通过与乡村内容创作者合作的方式,深入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讲述最鲜活、最生动的乡村故事。”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江娜对刺猬公社说道。

0 阅读:0

刺猬公社

简介:内容产业垂直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