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日式北欧风为基调,巧妙融合日式侘寂与北欧极简,探究屋主情感与个性的细腻洞察,在倾听与沟通间不断来回激荡,开启深层对话,为这套40年老屋带来共同创作的美好蓝图。装修舍弃过度包装手法,回归本心,找回累积记忆与情感的暖心朴实,让每次回到家,都充满感动与归属感。
户型图

使用面积139㎡,格局3房2厅2卫,灵活运用自然光与情境光,将光线洒落在木质纹上,创造柔和层次与节奏感,并搭配圆弧线条,在石纹与木纹材质都使用无限连纹的绵延感,使空间得以呼吸、延续,而获得重生。
玄关

玄关设计实用为主,整体定制充分发挥空间价值,灰白原木三色搭配经典不过时。冷色系地砖过渡到暖色系木地板,实现空间上的转场。右侧设计展示柜摆放一些绿植,在背景灯光衬托下,成为入户端景。
客厅
装修前的客厅,老气的家具加上缺乏储物的规划,整体昏暗杂乱,还不透风。

装修将暗沉老旧的樟木色空间换成明亮橡木色,木生活是屋主岁月的篇章,也是家的记忆载体。在老屋翻新过程中,木象征着回归,也是一种延续,链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电视墙灵活运用自然光与情境光,将光线洒落在木质纹上,创造柔和层次与节奏感,并搭配圆弧线条,在石纹与木纹材质都使用无限连纹的绵延感,使空间得以呼吸、延续,而获得重生。
书房
改造前的书房,也是一样的问题。整体昏暗拥挤,能活动的空间不多。


打破原有制式格局,打造出更高弹性的居家空间。回字形动线设计,既可以保持区域间的独立,又方便居家走动。地台式设计搭配倒圆角书桌,办公收纳两不误。一侧墙面设计两条交叉线灯,装饰又照明。
餐厨
改造前的餐厨,整体设计规划不到位,加上老旧的家具,整体杂乱无章,怎么看都让人不舒服。


改造后的餐厅,空间不大采用卡座式设计,满足用餐之余,还提供了不错的收纳空间。长虹玻璃横拉门取代实体隔断,以保证空间的通透感,告别原有昏暗格局。


改造后的厨房,整体宽敞明亮。合理规划出不少储物空间,让厨房物件可以更好的收纳,以维持空间的整洁,增加生活上的便利性。
主卧

主卧率性不造作,黑白色为主调,经典不过时。床头自带横梁,直接铺排L型柜体,规避了横梁压床的疑虑,又增加了主卧收纳量,一举两得。
次卧

次卧设计很新奇大胆,地台+陈列室的设计,完美解决了睡眠、办公和娱乐需求。垂直和水平线条之美,让人体会到了建筑结构的美学。
老人房

老人房设计较为简约,纯白加木纹色为主,较为亲和敞亮。床组下设有收纳,并以导圆角收边。安全性还是很有保障的。
卫生间
卫生间采用隐形门设计,为了使用时不尴尬,贴心的在门边做了深色调,呼应天花板的同时,也更好的知道隐形门位置。


次卫和主卫装修大体一致,次卫装修更多的考虑到了老年人使用。没有实体隔断都以浴帘隔断,让空间更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