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树大招风”,这话放在商界尤其灵验。
这两年,胖东来可是火出了圈,从“超市界海底捞”到“员工幸福感天花板”,它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引发热议。
可谁能想到,一条红内裤居然让这家明星企业摊上了事儿?今年2月,抖音博主“两个小段(小)”发视频吐槽在胖东来买的内裤掉色还导致过敏,一石激起千层浪。
网友们瞬间分成两派:有人心疼消费者维权不易,也有人怀疑博主“碰瓷”良心企业。
更戏剧的是,胖东来反手甩出一份53页的调查报告,自证清白的同时还奖励顾客500元,转头却把博主告上法庭索赔百万。
这事儿闹的——消费者维权和商家名誉,到底谁更该被保护?
这场“红内裤大战”简直比八点档电视剧还精彩。
起初博主小段委屈巴巴地举着掉色内裤,镜头前眼圈发红:“大过年的穿个新内裤还过敏,找客服理论反被敷衍!”
视频一出,评论区立马炸锅。
有人翻出自己买同款内裤的照片力挺博主,也有人冷笑:“胖东来的品控要真这么差,早被喷成筛子了。”
就在舆论发酵成“罗生门”时,胖东来的操作让人直呼内行——先是连夜下架所有同款商品,接着公布厚得像毕业论文的检测报告,三家机构盖章“合格”的红章明晃晃刺眼。
最绝的是他们“打一巴掌给颗枣”的套路:一边给博主塞500元投诉奖,一边把免职处分名单拍在公告里。
这波“自罚三杯”看似低头,实则暗藏杀机。
果然,半个月后百万索赔的法院传票就甩了出来。
创始人于东来在采访里说得意味深长:“理性不是面团,能随便让人捏圆搓扁。”
言下之意,企业包容不等于任人拿捏。
反转来得比龙卷风还快。
3月小段突然发小作文道歉,承认自己“情绪上头”,还晒出报警回执控诉网暴。
可网友并不买账:“早干嘛去了?现在知道怕了?”更有人扒出她抖音橱窗里挂着的“维权经验分享课”,评论区顿时飘满“职业打假翻车”的嘲讽。
这场闹剧里没有赢家——胖东来虽然赢了口碑,但170亿年销售额的背后,恐怕也添了条“处理客诉要防自媒体”的新规矩;而小段删光视频躲风头的举动,倒真应了那句“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这场“掉色罗生门”像面照妖镜,照出了网络时代的众生相。
消费者举着手机就能当“裁判”,企业捧着报表变身“受害者”,而看客们啃着瓜随时准备“反转再反转”。
但咱们别忘了,维权不是表演,商誉也不是气球——前者需要实锤而非情绪,后者经得起质检却扛不住恶意。
当于东来说出“彼此友善”四个字时,何尝不是在点破这个理儿?
说到底,商场如江湖,讲究的是“理”字当头。
顾客的合理投诉该有500元奖励的底气,企业的清白也值得百万索赔的较真。
只是下次再遇到“红内裤”,但愿双方都能学学老裁缝——量体裁衣前,先拿熨斗烫平情绪的褶皱。
毕竟,真正的商业文明不是谁嗓门大谁赢,而是较真儿的人遇上讲理的人,能坐下来喝杯茶,把掉色的真相泡个分明。